“人脈就是錢脈”,不,你的實力才是
在社交這件事上,我們都會經歷這些過程:從剛開始的努力獲得所有人的歡迎,到後來只與自己喜歡的人交往。
人生過半,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很多人開始對自己的人際關係下手斷捨離。
話不投機的,沒有工作交接的,亂七八糟的親戚,通通斷了聯繫。
有人覺得,這樣會不會太冷漠,會不會太清心寡欲?
如果把這些“朋友”從生活中刪除,會不會在出事的時候孤立無援,寸步難行?
越長大越孤單。
進入成年世界的代價,難道是交不到真朋友嗎?
互聯網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變得前所未有地容易,社交網絡讓人們將自己的朋友關係複製到網絡上。
但有一個現像是,很多人反而越發感到孤獨,越來越焦慮。
這種社交恐懼的原因既簡單又復雜:
人明明是一刻都不能離開社交的社交動物,但是在熟人社交關係中,很多時候得不到社交認同。
說句狠心又現實的話,小時候交朋友靠真心,長大交朋友靠自己、工作、情商、智商…
成年人要交到真心朋友,要耗費的精力那可太多了。
所以,讓社交降級,精緻交友,才有精力交到真朋友,濫交朋友只會讓你勞心勞累。
人是社會性動物,活在關係中,關係裡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理解,而理解的前提就是“看見”。
社交的本質就是提供“看見”的基礎,你存在,所以我存在,因為被看見,才有價值。
許多社交的心理層面是希望被更多人看見,自己的存在感。
你只有自身不斷地體驗、思考、進步,你才會有源源不斷地養料提供給別人,你才具有持續分享價值,才會持續吸引人。
在互聯網上經常會有人私信我,說要和我交朋友,這種私信我一般不回,因為我不知道他們有啥目的。
我更喜歡私信我的人直接一些,有目的、功利一些。
功利的社交是最節約大家時間的社交。
社會是一個圓錐,每個人都在圓錐的高上面爬。
你和同等水平,不同領域的人的距離就是你所處平面圓的半徑。只要你的水平更高,你接觸別的領域的人的距離就會更短。
身份其實是一種由話語實踐所建構起來的臨時附屬物。
所以“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是在用話語臨時構建起來的身份,如果丈量這個世界只憑主觀臆斷,而非學識或見識,可想而知,這種人的社交談資難免始於“自己”也止於“自己”。
“人脈”這種東西是很彈性的。
今天和你稱兄道弟,但是3年後未必能夠聊上幾句;
反過來,和你並無淵源,但只要給我們一個契機,我們在幾分鐘內就可以“熟絡”起來——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其實在以前,一個人真正能夠鐵的無非就那麼幾個朋友。
以前人們的思想不夠開放,信息傳遞也很不方便,人的社交範圍也就被限制在很小的範圍內。
而如今不同,年輕的一代天不怕地不怕,而且喜歡“交朋友”。
"我沒有社交生活。"
這是很多成功的藝術家、作家、企業家在回答自己的效率為何如此之高時,給出的最常見的答復之一。
你可以想像,跟世界絕交一個月時間是怎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