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沒錢更可怕的,是染上這18個窮習慣
哈佛大學喬伊斯‧馬特勒教授,曾發起一項關於《是什麼導致貧窮》的社會調查。
結果發現,窮人之所以貧窮,不是他們沒有賺錢的能力,而是因為沾染太多窮習慣了。
如果你也為貧窮而苦惱,看看是否也有這18個窮習慣。
改掉這些漏財的行為和觀念,財富才能源源不斷來到你身邊。
1
薩克斯說:“世間大部分的貧窮都是一種病態,是不良生活、不良環境、不良行為的結果。”
如果你總是揮霍無度,用滿足慾望來慰勞賺錢的辛苦,錢也會離開不珍惜它的人。
如果你習慣投機取巧,用僥倖心理去獲取財富,財運也會從你身邊繞道而行。
永遠記住,你對錢的行為,決定錢對你態度。
想要富貴不離身,這6個行為上的窮習慣,你一定不能沾身。
1. 花錢大手大腳
胡雪巖在談論自己的致富經時,第一條提到的就是:花錢有節制。
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些人喜歡跟風追潮流,即使產品溢價也要為其買單。
花錢沒有規劃,人就更容易踩進商家行銷的陷阱,陷入貧窮的循環。
每次買東西前都問自己:它是你需要的還是想買的?
用冷靜的思考抑制剁手的衝動,努力把錢留在口袋裡,才是真正對自己有益的打算。
2. 喜歡提前消費
經濟學上,有個「預付消費」的概念。
指的是提前預支金錢,用未來的財富享受更高端的服務,或是買到更昂貴的商品。
這種做法,看似減輕了人當下的壓力,可無形中也打開了人慾望的閘門。
習慣了提前消費,小錢終將變成重擔,壓得你喘不過氣。
如果你不想欠債,你可以試著關閉某唄,或是註銷信用卡。
給自己規劃好每月的消費額度,不超支不預支。
學會控制自己的消費,幸福感也會更強一點。
3. 囤積上癮
實踐極簡生活的部落客喬桑,曾經患有極其嚴重的囤物癖。
她會一件衣服集齊所有顏色,日常用品也是一次就買一年的量。
然而,當東西堆滿了家,她並沒有想像中的欣喜,反而只有滿眼的煩躁。
等到錢包越來越乾癟,她才終於領悟:囤積根本毫無必要,因為人生之所需之物,真的很少。
如果你也喜歡囤積物品,下次不妨試試「替代原則」。
保養品用完了再買,菜吃完了再續,衣服穿破了再換。
這樣一來,不僅日常需求能滿足,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存下更多錢。
4. 過度裝飾面子
回想現實生活,你有沒有為了追趕潮流,買下一個很貴的電子產品?
有沒有為了彰顯實力,買下一件很奢侈,但卻沒有太多場合能穿的衣服?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大機率是掉進了「面子陷阱」。
為了不值一提的虛榮心,為了所謂的面子,很多人拼命地玩著金錢遊戲,結果債台高築,只能在人後掩飾內心的淒苦。
但一個人真正的實力,從來不在於外表的光鮮亮麗。
只有放下對他人眼光的在意,在人後默默蓄力,你才能與財富邂逅,為自己贏來體面。
5. 三天捕魚兩天曬網
稻盛和夫認為,成功最重要的品質,一是堅持,二是持續堅持。
做任何事都是這樣,最忌斷斷續續。
因為你沒有體驗過堅持到最後的喜悅,只感受到了做事過程中的枯燥和折磨。
信心總是被打擊,你就很容易懷疑自己,更別說獲得財富和勝利。
這世上殘酷的現實是,進度1%和進度99%,你並不會感受到不同。
但你若持之以恆地付出努力,你就能離財富越來越近。
6. 拖延成性
理財規劃師湯瑪斯‧科里曾指出,在窮人的生活中,拖延是最嚴重的習慣。
很多人喜歡推三阻四,總是把當天應該完成的事情往後拖,以至於出現了許多糟糕的後果。
態度永遠消極,做什麼都不會成功。
如果你也有拖延的習慣,分享給你一個很有用的心法:
一個粗糙的開始,就是最好的開始。
凡事都不必期求完美,只要開始起步了,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3
投資家羅伯特·清崎曾說:
「人之所以窮,不在於他能賺多少錢,而在於他的想法和行動。
沒有掌握財富的底層邏輯,一輩子只能打工。 」
錢是有靈性的,如果你腦子裡都是負面的想法,賺多少錢它都會離你而去。
戒掉這些思考上的窮習慣,養成吸金體質,財富才會死心塌地跟隨你。
1. 停止學習
查理·芒格曾用一件事論述了學習對於賺錢的重要性。
他提到,自己每天都會讀《Barron's》雜誌,整整讀了50年,才找到一個投資機會。
但就是這個機會,讓他在幾乎沒有任何風險的情況下,賺了8000萬美元。
很多時候,學習不只是為了獲得知識,更是為了觀察市場的動向,了解時代的變化。
讓自己的認知不斷升級,說不定哪天的靈光一現,就能抓住賺錢的風口,改變自己的一生。
2. 喜歡待在舒適圈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中,提到這樣一個認知:舒適圈=財富區。
在這裡,你能創造的價值是有限的,賺的錢自然也有天花板。
貪圖安逸久了,你的舒適圈勢必越來越小,你的財富值也必然越來越低。
與其成為待宰的羔羊,不如主動擴大舒適圈。
升級自己的能力,提升財富的上限,無論未來時代如何變化,你始終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