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別急著加微信
所謂人脈,其實是自身的投影。
前兩天,我突然收到一條微信,讓我幫忙給她朋友圈點個贊。
看著這個陌生的頭像,除了這一條求讚的信息,再無其他聊天記錄,
回憶了半晌,我仍想不起她是誰,便默默刪除了。
再隨手翻一翻通訊錄,發現加上微信後,卻從未聊過,或只是求讚的人,真不在少數。
每一次行業會議,或是交流培訓,微信通訊錄裡總能收穫一大堆新的人名。
初次見面,加個好友,似乎已經成了現代人的社交習慣。
世人總覺得“人脈即財脈”,又或者“多個朋友多條路”。
可問題是,認識那麼多人,真的有用嗎?
認識很多名人,有用嗎?
很久以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孩,早年做過權威媒體的記者,採訪過一眾大咖;
後來轉行做公關,每天打交道的,不是明星就是那些經常出現在新聞標題裡的人物。
有一天,有人問她,“你朋友圈裡,最大的腕是誰啊?”
女孩想了想說:“馬雲?”
眾人一陣驚呼:“WHAT,你居然有他的微信?”
女孩笑了,“馬雲在我朋友圈裡也沒用啊,那是好久之前因為一次採訪互加的微信,這麼多年,一句話都沒說過。”
旁人不甘心地追問:“就不能打個招呼嗎?”
女孩反問他:“如果馬雲在你的朋友圈裡,你能和他說什麼呢?”
一時間,眾人靜默無語。
女孩在微博上寫道:
朋友圈裡的人再牛逼,跟你都沒啥關係,因為你們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人。
“我的朋友圈裡有很多明星和大佬,可是除了正式的工作聯繫,沒有任何私交。
除非你自己混到差不多的水平,能給對方提供對等的資源,你的精神境界能跟人家聊到一塊,你們才有平等對話的可能。
不然,人家怎麼會浪費時間跟你打交道。”
可不是嘛。
加個微信,拍張合影,對方就能變成你的人脈嗎?
你若是一個小透明,沒啥資深的背景,也沒有什麼有用的資源,就算加到了大咖的微信,除了在朋友圈裡給人家點個贊,還能做什麼呢?
從你認識了對方,到能讓對方也認識你,並與你正式建立合作關係,這中間,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成年人的社交,都是勢均力敵。
麻省理工經濟學教授艾瑞裡,有一句精妙的論述:
人和人的感情,是一場精確的匹配遊戲,最重要的是門當戶對。
階層不同,做得了朋友嗎?
真的不能。
就像《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即便花光積蓄買下愛馬仕包包,獲得擠入上層社會的入場券。到頭來,也只是貴婦們的一顆棋子。
知乎上有一個帖子。
一位網友參加同學聚會,想著要與多年不見的同窗共憶往昔青春歲月,在去酒店的路上很是心潮澎湃。
可是,到酒店後,卻發現所有同學很自然地分成了兩個圈子。
一邊是朝九晚五的普通白領,而另一邊,要么是企業高管,要么是創業老闆。
兩個圈子之間,涇渭分明:前者閒話家常,後者暢談經濟。
白領同學想融入高管老闆圈,可是他們身邊早已圍滿了人,即便勉強擠在邊緣,也說不上話。
這大概是當代人際交往最真實的寫照:
圈子是有階層的,人是以群分的 。
還有另一則新聞。
馬雲與周星馳,一個互聯網大鱷,一個喜劇之王,兩個從無交集的人,卻能一見如故談笑風生。
在一場“巔峰對話”的活動中,馬雲大力宣傳周星馳的電影,而一向很不好打交道的周星馳,則主動表白馬雲,稱有“見到偶像的感覺”,更笑言想找馬雲拍電影很久了。
第一次相見,就如此惺惺相惜,這份欣賞與交情無關,只是因為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這個世界很功利,也很公平。
成年人的交際,更多的是權衡利弊和勢均力敵。
人們只會結交實力相當、價值對等的人。
小角色和大咖,很難有機會同路前行。
同等段位的人,才有資格坐在一起。
你能夠幫到的人,才會成為你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