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捨不得給自己花錢”:成年人的匱乏感,都是童年時形成的
有些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的孩子,成年後即便擁有了金錢,也很難讓自己去享受財富。 尤其是看見身邊收入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收入低於自己的人,當那些人大大方方的給自己花錢時,那種匱乏的感覺尤為明顯。別人可以花幾千塊買一件羽絨服,但是自己不行;別人已經換了最新款的手機了,可自己還在用兩年前的老款;別人可以給自己安排出國度假,但自己就是覺得太過於奢侈。
即便在成年之後,這些人在經濟上早已擺脫了當年窘迫,但是早年得不到的經歷,可能會讓他們的內心產生濃濃的匱乏感,於是“我不配”、“我得不到”等限制性信念便根植於他們的心底了。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通過一則典型的案例引入,來分析分析這種內心匱乏的機制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又該如何轉化它,從而讓自己更好的享受金錢帶來的喜悅。
1. 朋友把剛買來的毛絨玩具交給我保存,她逃避的究竟是什麼?——“得不到”就很可能會產生“我不配”
我有一個發小,剛上初中時有一次我倆出去玩,看見一個推著車賣毛絨玩具的小攤子,朋友非常喜歡,看了半天之後,她買了一個15塊錢的毛絨玩具狗。15塊錢,對當時剛上初中的我們來說不是小數目。可是,傍晚我倆臨分別的時候,她突然說要我把玩具狗帶回家:“先放你家,等過兩天再給我。”我有點詫異,但立刻我又覺得我能理解她了——我倆家庭條件差不多——她擔心買了毛絨玩具回去會被父母批評,或者是不想看父母那唉聲嘆氣難過的神情。朋友只擁有了那個毛絨玩具狗幾個小時而已,後來她再也沒提起過。直到現在,20多年過去了,這只毛絨玩具狗還在我家,已經成了我女兒的玩具。
斯蒂芬·吉利根是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博士,同時他也是第三代催眠治療的開創者,他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表面的行為或有好壞,但背後的動力沒有欠缺。”
朋友讓我把毛絨玩具狗帶回家,支持她這麼做的背後動力大概是避免父母的責罰和不讓自己看到父母那難過的神情。經歷這件事,我的朋友也許會產生一些這樣的信念:“我得不到我喜歡的東西”、“我不配”、“喜歡的東西要偷著買”、“要做爸媽的乖女兒,就得讓自己保持勤儉節約”,等等。
這裡我用了很多她“大概”和“也許”的字眼,因為我不是她,同時人的心理活動是很複雜的,所以嚴謹的講,以上都是大概率的推論。我不知道她到底會產生以上哪種信念,但我了解她以及她的家庭,我知道在她家和我家這樣條件不太好的家庭里長大的小孩,內心很容易就會產生匱乏感。這種匱乏感會成為我們的阻礙,限制我們通往幸福。即便是長大後賺得再多,也難撫平我們小時候的匱乏傷痛。
2、你的匱乏感和父母有關,但這並不意味著那是他們的錯——所有的匱乏感,皆來自你對早年經歷的解釋和你對父母的忠誠
近些年,“原生家庭”這個詞特別火,於是會看到很多人將自己的不幸歸罪於原生家庭。然而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有偏見的。原生家庭只是提供了一個環境,我們內心的一切信念,其實皆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這種內心的情緒轉化和信念形成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我把它分成兩個部分:
① 決定我們內心想法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自己對事件的解讀
原生家庭只是提供給我們一個環境,面對環境中的一些負面事件,每個人所產生的解釋一定是有區別的。
比如,有的人會說:“因為我家條件不好,所以我要努力,我要靠我自己過上好日子。”;
然而,有的人會說:“因為我家條件不好,所以我這輩子基本也就這樣了,不會有什麼變化。”
都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產生的觀點,但這兩種觀點,卻是天上地下的差距。這就是人在事件當中的主觀能動性,只是很多人都更在意環境及事件的影響,而忽略了人本身的意識屬性。
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內心感受,眾所周知的半杯水的例子就是如此:有的人看見了還有半杯水,滿懷希望;有的人看見沒有了一半,搥胸頓足。內心匱乏的孩子,會將很多不好的事情歸納為自己的不配得,造成極低的存在感和自我價值感。久而久之,周邊一切美好,彷彿都與自己無關了。也許我那位發小事後會覺得“我不該買那隻毛絨玩具狗的,下次再也不買了。”
② 孩子天然對父母的忠誠,使我們活在早期經驗的魔咒裡,活成了父母的樣子
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需要被愛,需要歸屬感。作為孩子,我們天然的對父母有一種盲目的愛,這導致我們會無意識的模仿父母。即便是有的人不喜歡自己的父母,會抱怨自己的父母,會與父母產生矛盾,但是在潛意識裡我們還是把自己歸屬於父母,在骨子裡我們還會有和父母很相似的地方——這也是心理學早就證實過的事實——彷彿我們和父母達成了一個無聲的契約:“我是你的孩子,所以我會像你。”
比較拮据的家庭,生養出來的小孩也是拮据的,如果父母受苦,那麼孩子很可能就不敢享受幸福。一旦有了為自己花錢的慾望,在潛意識裡就會有一個責罰的聲音“父母受了一輩子苦,我怎麼可以享福呢?”也就是說,只要潛意識裡有這種聲音,那麼就會阻礙你享受金錢帶來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