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湖濱散記》才明白:離人群越遠,離自己越近
獨處有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惶惶不安,想要逃離,怕被人拋棄;
第二境界,能安於寂寞,可以靜下心來做事、思考;
而最高的境界,是在獨處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梭羅,便是那個在獨處中抵達最高境界的人。
他以自身經歷寫就的《瓦爾登湖》一書,更是給無數孤獨的人,帶來了內心的療癒。
翻開書,我們可以看到梭羅的兩種人生狀態:
一種是都會人群裡的他,雖衣食無缺,卻困頓迷茫,對人生充滿了懷疑;
另一種是,他置身於瓦爾登湖畔,衣食供給都要親力親為,還無人陪伴,但他卻活得自在舒心。
他那種寧靜悠然的樣子,讓我真正明白,一個人只有遠離人群,才能找回生命最本來真的樣子。
1
人之所以迷茫
是因為身處人群中
在現代社會,很多人活得迷茫,便迫切地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同、社會的認可。
於是他們一個勁地鑽進人群裡,想透過別人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恰如作家勒龐所說:
“人一到群體中,為了獲得認同,只能拋棄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越深入人群,他們就越會迷失自我,變得更加盲目而平庸。
《瓦爾登湖》寫道,梭羅在前往瓦爾登湖之前,也曾努力躋身人群,去追尋世俗的成就。
當時的美國,也恰巧在經濟上升期。
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者,梭羅先是和哥哥開了一所私立學校,後來又和父親一起經營家族產業。
在那段時間,他整天忙於生意中的應酬,賺了不少錢。
但無止盡的忙碌,擠佔了他讀書的時間。
他感覺不到開心,反而覺得整個人活得愈發迷茫,生活裡一點樂趣都沒有。
於是,他決定再去做些其他的事情,找出人生的方向。
他做過編輯,也當過督查員。
然而,當編輯時,他不被主編認可;當督察員時,又始終無法獲得公職。
這種種掙扎求索又屢屢受挫的經歷,讓梭羅陷入了痛苦迷惘。
經過深思之後,梭羅決定投身自然,去過獨行的日子,不願再跟隨世俗的腳步,爭名逐利。
後來思及這段經歷,梭羅在《瓦爾登湖》一書中,仍是感慨良多:
很多人看似努力生活,努力尋找自由,但他們不是在自己的身上找,而是透過外在的物質來找,以為有了錢、有了更多的物質,就能自由。
到最後,他們沒有找到自由,也沒有看到平等,只看到無休無止的追逐。
很多人為了名,為了利,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後面雕刻自己。
但當你真正融入人群時,你會弄丟自己原本的模樣,自然就越活越迷茫。
就像有句話說的:“人生就像俄羅斯方塊,你合群了,也就消失了。”
主動離開人群,允許自己活得格格不入,你便能於特立獨行中找回自我,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
離人群越遠
離自己越近
《瓦爾登湖》中記載,遠離人群之後,梭羅拿著借來的斧頭來到瓦爾登湖邊的森林。
他砍了幾棵白松,蓋了一棟獨屬於他的小屋。
他的小木屋,獨立在湖畔林間。放眼望去,四周荒無人煙。
離他最近的鄰居,也在一英里之外,而人群聚居的小鎮,則在更遙遠的地方。
梭羅之所以選在這裡居住,也是因為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