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傷孩子的行為,它排第一

父母最傷孩子的行為,它排第一
value101 2023-03-22 檢舉

 

 

02 如何升級舊的信念系統?

其實,很多情緒問題,孩子只是一個導火索。

它暴露了那些被我們忽略的自身問題。

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因為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我們可以升級舊的信念系統,調整我們的認知,來幫助孩子成長。

以下5個小技巧有助於升級我們的內在信念系統。

 

1、不要隨意給孩子的行為下定論

認知療法創始人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曾提出“ABC模型”,幫助人們應對負面情景。

A是逆境(消極事件);


B是我們對逆境的信念和想法;


C是我們的情緒反應和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這個模型可以解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緒連鎖反應”。

例如,當孩子罵“你真蠢”,會發生以下情況:

我們聽到“你真蠢”這句話。

於是,我們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反應,感到沮喪、無能為力等。

接著,我們會做出一系列行為,比如憤怒地威脅和懲罰。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易被忽略的關鍵點:

在我們聽到這些話和產生情緒之間,內部其實做出了一個假設。

這些假設包括想法、看法或判斷。

它們往往是消極的,並且會放大消極情緒,扭曲行為反應。

比如在凱麗的案例中,她的消極假設放大了怨恨情緒和不受尊重的感覺。

凱麗對兒子做出的消極假設:

他真是一個壞孩子。


他遲早有一天會闖大禍。


如果我不好好教育他,他這輩子就毀了。

 

凱麗對自己做出的消極假設:

他現在這樣,都是我的錯。


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沒有教育好他。

 

 

這些消極假設必然會激起消極的情緒和反應,阻礙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最初的想法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反應。

如果我們不做出消極假設,就不會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

我們會明白,孩子的話只是為了宣洩內心的消極情緒,而不是為了針對我們。

從而,可以平靜地做出回應。

 

2、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期望

我們的假設源自我們的期望。

我們必須搞清楚:

這是對現實孩子的期望,


還是對理想孩子的期望?

恰當的期望,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孩子的年齡、性格和氣質。

 

 

例如,孩子還小,以自我為中心,不具備充分考慮他人情緒或觀點的認知能力。

如果我們期望ta能理解媽媽忙碌一天,需要安靜,這是不現實的。

如果孩子悶悶不樂躲在房間,這時我們期望ta說出發生的一切,是不合適的。

如果我們的期望過高,孩子可能會認為ta永遠都不夠好。

 

3、什麼都不要說,試著做3-4次深呼吸

當我們的情緒被觸發,最好的反應其實是,什麼都不要說。

當我們氣上頭,大腦可能會不斷迴響一個聲音:教訓ta。

但我們可以拒絕這個聲音

 

因為,這時我們說的任何話都可能是無效的,而且會損害與孩子的關係。

當消極情緒被觸發時,我們往往會產生一些生理反應。

比如,胃會收縮,拳頭會握緊,手心會冒汗,喉嚨會發緊。

當我們注意並識別這些反應時,我們會接收到這樣的信號:

“我應該平靜下來。”

 

這時,我們可以對自己說:

“除了呼吸,什麼都別說,什麼都別做。”

然後,我們可以試著做深呼吸,至少三到四次。

感受氧氣慢慢進入腹部,然後慢慢地從鼻腔呼出。

這個過程有助於頭腦恢復理智。

 

 

4、列出你的“觸發器”,反思自己的行為

我們可以好好想想,孩子的什麼行為會激怒自己。

是孩子不理我?


還是孩子喜歡頂嘴?

 

然後,列出這些觸發因素。

接著,回想一下,發生相關事件時,自己的反應是什麼,並寫下來。

例如:“我朝ta大喊大叫,並威脅要拿走ta的手機。”

然後問自己:“當我產生這樣的反應,當時的感受是什麼?”

盡量明確寫下所能想到的所有感受。

不僅僅是“憤怒”。

可能還會感覺到“被欺負”、“無能為力”、“被忽視”、“內疚”和“怨恨”。

 

然後再問自己:“當我產生這些感受時,我在想什麼?”

盡可能多地寫下對事件的想法:

“ta一點也不尊重我。”


“對他這麼好,ta竟然這麼對我。”


“是我沒有教育好ta。”


“ta永遠不會改變。”

 

接著,再考慮這個問題:

“我能否把這些想法與我對自己的信念聯繫起來?”

也許,我們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我之所以會這樣想,是因為父親曾罵我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過去的經歷一直困擾著我們。

 

最後,可以問自己:“我怎樣才能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這種情況?”

例如,當我們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可以換個角度看待:

“他並不是不知道感恩父母,而是他現在有了自己想追求的東西。

這其實是件好事,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

 

5、尊重事實,不要倉促做判斷

學會“對事不對人”。

比如,女兒的哭鬧讓人感到煩躁。

這時,我們可以提醒自己:

她有問題,而不是她是個問題。


她感到痛苦,而不是她不好。

 

 

當一個孩子推搡自己的妹妹,我們可能會認為:

這個孩子太不懂事了。

如果我們想改變自己的反應,就必須先改變我們的假設。

妹妹弄壞了他的玩具,他很生氣,所以失控推了自己的妹妹。

這是一個更符合事實的假設,有助於我們理解孩子的行為。

先觀察和理解,而不是倉促做出判斷。

你會發現,事實遠沒你想像的糟糕。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