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沒有大海,心海也要有潮汐
01
我有一個朋友,和她聊天,她經常說工作好無趣,生活真無聊。
其實在別人眼裡,她是一個很優秀的人。
她出生於一個小山村,學習特別努力,高考被一所985大學錄取,畢業後,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做自己喜歡的景觀設計。
可她並沒有在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方案中得到滿足,而是覺得公司平台太小,職業發展受限,總是憂心忡忡。
她一邊上班一邊學習,後來轉行去大公司做了管理工作。
得到心儀公司的offer,我想她一定很開心。
可是還沒兩年,她就說自己厭倦了那樣的工作和生活。
大公司的平台是大,可工作壓力更大,大城市的生活豐富多彩,可是沒有背景的人想紮根太難。
沒有結婚,沒有買房,她在父母和親戚眼裡就是一個“打工人”。
前段時間,她通過國考,在家鄉的省會當了一名公務員。
我們一起吃飯,她向我抱怨現在的工作枯燥乏味,讓人沒有成就感和價值感。
她問我:“你說我要不要去考個研究生,說不定讀書能讓我找到生活的意義。”
我卻覺得,即使她讀了博士,也不會解決自己的問題,因為她缺乏的是在平淡中經營生活的能力。
她總覺得自己的不開心是因為沒有足夠大的工作平台,沒有豐富多彩的外部環境,沒有得到大家的稱讚和認可。
可她卻不知道,真正有趣的生活並不來源於外界,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內心。
02
知乎上有個問題:“人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
高讚答案中,網友@田可樂分享了一個浪漫的科學實驗。
美國一位生物學家為研究生物節律,從康奈提格的海邊挖來一些牡蠣,把它們放在芝加哥一個地下室的水族箱裡。
大家知道,牡蠣會隨潮水起居。前兩個星期,它們吞吐海水,捕捉浮游生物,遵循著康奈提格海岸的潮起潮落。
可隨著時間推移,牡蠣逐漸改變了規律,它們不再遵循康奈提格的潮汐表,而有了新的時間表,它不是佛羅里達,不是加利福尼亞,不是多佛,不符合科學所認知的任何一張潮汐表。
生物學家猜測,這些牡蠣此時遵循的生物節律是芝加哥的潮汐時間。
大家都知道,芝加哥是個陸地城市,沒有海。
生物學家的結論被很多人詬病,可看到生物學家對這個結論的解釋,卻被感動得不忍質疑。
生物學家認為,牡蠣感知到芝加哥的氣壓變化,從中反推出了潮汐應來的時間、自己應有的節律。
作為一個在海邊生活了幾億年的物種,牡蠣可以離開海,海卻不會離開它們。
它們想像著一片不存在於地球上任何角落的海,在那裡有潮起潮落,而它們就隨著那樣的節律開合。
芝加哥沒有海,但潮汐在牡蠣心裡。
這是我聽過的最經不起推敲的科學實驗,卻是我看過的故事裡對生活賦予的最美好的意義。
就像生活在水族箱中的牡蠣渴望大海,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可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平凡的歲月中度過,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乏枯燥與無味。
如何讓自己的生活過得豐盈有趣,不過是用我們自己的想像,賦予它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