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是要藏起來的
小年說:
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打開朋友圈想說點什麼,想想還是算了。有人說,成年人的懂事和崩潰,都是從“算了”開始。
其實,生活從不偏愛任何人,藏起來的崩潰,終會成為底氣和勳章。穿過黑暗和孤獨的時刻,才能遇見最好的自己。
推薦給你,靜夜思。
9億人不發朋友圈:
成年人的崩潰,是要藏起來的
作者:國館| ID:guoguan5000
前幾天,微信公佈了一組數據:
每天有10.9億的人打開了微信,有7.8億的人刷朋友圈,但卻只有1.2億的人發表朋友圈。
換言之,有超過9億人,已經不發朋友圈了。
有人說:“朋友圈已經不再純粹了,已經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了。”
微信列表裡的人,除了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更多的是同事、領導、客戶……他們未必關心你的生活。
所以成年人,都學會了克制,既克制自己發朋友圈的慾望,也克制自己的情緒。
就像《奇葩說》上了熱搜的一道辯題: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藏起來?
簡簡單單一個問題,扎中了無數人的心。
也許有人會說:當然不,生活已經這麼艱難了,為什麼還要為難自己?
但事實就是,無論生活千難萬難,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藏起情緒,悄悄崩潰。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可言。
多少成年人的崩潰,都是不露聲色的。
也許他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一臉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早已鬱結成疾。
成年人這個詞,就像緊箍咒,時刻提醒我們,必須冷靜,必須克制,保持好情緒,才能顯得自己狀態好,情商高。
01
李誕說:“成年人的崩潰,從算了開始。”
算了,加會班吧;算了,打車回家吧;算了,聽領導的吧;算了,分手吧……
一句“算了”,包含了多少無奈和辛酸,多少落寞和不甘。
有些時候,或許你也想大吵一架,又或許想一走了之。
但我們都明白,成年人的世界裡,哪裡有任性的權利。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
收斂情緒,藏起崩潰,是成年人真正邁向成熟的第一步。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深夜裡,一個男人坐在馬路邊,雙手掩面,崩潰大哭。
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他家裡的老父親得了癌症。
他說:“今天喝了點酒,發洩發洩,處理下我的心情。”
“今天趁家人沒在,我才在這哭呢,家人都在,回家就不敢哭。”
他必須表現得很堅強,很勇敢,不能表露一絲絲脆弱。
只有在深夜無人的馬路邊,只有在酒精的刺激下,他才能真正釋放自己的悲傷和抑鬱。
這世界上,哪裡有人天生堅強?
他們只是把那些不為人知的脆弱,偷偷藏了起來。
再比如前段時間,一段老師在教室外“變臉”的監控視頻走紅網絡。
視頻中,老師一臉疲憊地走到教室門口,卻突然停下,反複調整了好幾次表情,才帶著笑容大踏步走進教室。
為了給學生最好的一面,狀態再不好,也要努力擠出微笑。
沒有誰的生活永遠風平浪靜,只是他藏起了消極的一面,而你不曾發現。
以及《請回答1988》裡,德善的奶奶去世之後,一家人趕了過去。
可喪禮上,爸爸卻一如往常,與大人們開心地應酬著。
直到奶奶的大兒子從國外趕回家時,爸爸才抱著大哥嚎啕大哭。
“大人們只是在忍,只是用故作堅強來承擔年齡的重擔,大人們也會疼。”
沒有人不辛苦,只有人不喊疼。
說到底,成年人的崩潰,是需要排隊的。
安排好生活的一地雞毛之後,才輪得到你默默崩潰,再默默療傷。
而這整個過程,別人一無所知,只有你冷暖自知。
就像莫泊桑在《一生》裡寫道:“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
生活不會因為你的崩潰就放你一馬,太陽升起,又是日復一日的輪迴。
02
網絡上有一個詞,叫“懂事崩”。
意思是:成年人的情緒崩潰無法隨心所欲,只能在確保第二天能夠休息的深夜裡,很懂事地獨自崩潰。
標籤:
文章轉載自:
https://m.gmw.cn/toutiao/2021-01/30/content_1302080915.htm?tt_group_id=692336086673784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