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攻擊的人,有三種“武器”

被動攻擊的人,有三種“武器”
value101 2020-09-23 檢舉

 

他告訴我,他的父母很愛他,他也很愛自己的父母,但是細聊下來,我發現他其實對自己的父母充滿恨意——因為他要為家庭付出太多,所以他對父母有一種深層次的恨和憤怒。

當他無法表達這種恨和憤怒時,就會以讓自己生病的方式來拒絕父母對自己的期待。

第三種被動攻擊的方式是:拖延。

拖延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你明明答應對方一件事情,但是到後來不去做,或者不兌現了。 比如,有一個人跟你約好了見面的時間,但他每一次都會遲到。

有一位女性來訪者跟我說,她的丈夫對她特別好,每當她要丈夫送自己去哪里或者接自己下班時,他都會非常愉快地答應。然而,他次次都會莫名其妙地遲到,而且遲到的理由大都讓她沒辦法生氣。

每次看到丈夫特別真誠地跟自己道歉,即使她感到很焦慮、很生氣,也不好意思去責怪他。後來我們經過仔細討論,發現當她丈夫遲到以後,實際上更多的時間或事態發展便會由她丈夫來掌控,於是她便會產生失控感和焦慮感。

我問她:“你在等他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覺?”她說:“我很憤怒,但是我只能把這種憤怒壓在心裡。雖然見到他時,我會說他兩句,但看到他很真誠道歉的樣子,我覺得責怪他是錯誤的,甚至會產生愧疚感。”

我問她:“你經常要你丈夫去接你,那麼他就必須要放下一些東西,放下他手頭上的事情來滿足你。他會為此拒絕你嗎?”

她說:“他好像從來沒有拒絕過我。”

我說:“如果他不願意來接你,你會怎樣對待他?”

其實很明顯,丈夫表面愉快地答應了妻子,實際是以遲到這種被動攻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同樣,他也需要把自己那些不好的感受,比如委屈、憤怒等情緒壓抑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說清楚被動攻擊的具體行為,即使感到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所以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出現一些問題,導致事情無法順利完成。

被動攻擊的人,有三種“武器”

 

3

在這本《警惕你身邊的隱形攻擊者》中,作者能夠具體地描述、識別和解析被動攻擊的行為,同時給予我們更多應對被動攻擊的技巧和策略。

讀完此書,你會覺得很“解恨”,並且能夠長舒一口氣:“原來不是我的錯!”在書裡,你將清楚地知道,憤怒、嫉妒、怨恨——這些情緒都是有權利表達的。

如果你正處在一個受到被動攻擊的狀態,那麼你可以看看這本書, 這樣你能夠釐清你所處的關係中發生了什麼,也能夠理解你內心中的一些感受。原來不是你過分苛求,不是你不講道理,也不是你做錯了,而是因為他人的原因,你讓自己一直在承受著種種打擊。

當然,當你將被動攻擊行為揭露出來時,施加攻擊的一方未必會承認,但是你能夠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包括憤怒)表達出來,由此對方的被動攻擊行為也就失效了。從被動攻擊轉為主動攻擊,是調整關係狀態的一種手段,並且不會再讓你有被折磨感。

如果關係中的一方經常使用被動攻擊的方式和你相處,或者他總是在隱蔽地表達自己的不滿,那麼你一定會被“憋坏”。如果被動攻擊者能和你大吵一架,把他隱藏的攻擊性表達出來,你內心的感受便會平衡。

讀此書,能夠幫助你從很細節的方面認識被動攻擊行為,以及男性使用被動攻擊的動機和其背後的內在需求。

其實女性和男性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 因為我們都是人類,都可能曾經在權威或者控制的關係下生活過,比如童年時被暴力對待後,我們都是敢怒不敢言。

比如,一個小孩子,如果他遇到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他往往會用慢動作來做事——吃飯慢,做作業慢……其實從那時起,他就學會了用這種安全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攻擊性。

當然,如果父母能夠意識到孩子是在用行動表達他的不滿,他們就可以換一種方式和孩子相處。

如果一個孩子一直用被動攻擊的方式來對待父母的話,那麼當他成年後,在人際關係中就有可能變成一個無法跟他人合作的人。

被動攻擊的人,有三種“武器”

 

因此,我們需要主動了解更多有關被動攻擊行為所造成的影響,在識別這種行為的同時,我們也要設置好關係中的邊界,進行有效溝通,化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矛盾,從而建立起合作型的人際關係模式。

這樣,無論是在親情、愛情,還是友情中,我們都能獲得更好的溝通體驗與更融洽、更親密的人際關係。

被動攻擊的人,有三種“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