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關係,會讓你不舒服

這樣的關係,會讓你不舒服
value101 2020-09-19 檢舉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看了很多關於如何更好建立人際關係的書,學了很多溝通的技巧,但到最後還是沒辦法擁有一段好的人際關係。

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來講講影響人際關係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隱形攻擊。

1

隱形攻擊,又稱為“被動攻擊”。

我們在關係裡,經常會感覺一團亂麻,或者總感到不太舒服或是心累。

當你有這些感覺的時候,可能你正在面臨著隱形攻擊。

我經常把隱形攻擊的表現稱為是兩個人關係中間的“鈍刀子割肉” ,非常折磨。

在《警惕你身邊的隱形攻擊者》這本書的序中,我具體描述了這種典型的隱形攻擊狀態。

電影《無問西東》裡淑芬對自己的丈夫許伯常說:“我把你的杯子摔了,你寧可用自己的碗喝水,也不用我的,現在我把你的碗也摔了,你會用我的杯子喝水,我的碗吃飯嗎?”

這句話非常好地闡述隱形攻擊這種行為對另一個人產生的傷害,丈夫的否定讓淑芬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兩個人近在咫尺卻各懷鬼胎,把親密的關係變成了敵對的狀態。

所以,當我們被攻擊的時候,我們會很痛苦。我們產生的感受,可能會更複雜。

有時候,你並不知道對方是在攻擊你,甚至很多人是帶著一個非常好的面具來攻擊你的。他並沒有臉上凶神惡煞地告訴你說,我要攻擊你了,而是那種“鈍刀子割肉”的感覺。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我們跟對方約定好一件事,但是他卻總是在拖延。比如說,說好一起去約會,但是他總是以堵車為由遲到,但到了以後他還特別主動的承認錯誤說:對不起我來晚了。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這樣的人,不知道該怎麼辦,也不好去表達我們的不滿。

在這個情形下面,你要意識到,這個人是不是經常性地這樣對待你。

如果是,那你已經受到被動攻擊了。

這樣的關係,會讓你不舒服

 

2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認為:攻擊行為是天生的,並且是不可避免的。

經過漫長的演化,我們的祖先發現攻擊行為能夠作為一種增加資源、減少競爭、威脅對手、自我防衛的方式,從而使他們受益。

根據本能理論,人們對於攻擊行為的天然需求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強

首先,我們可以用攻擊性保護自己的邊界。

比如,你遇到了一個很愛乾淨的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碰了他的東西,他會說:你不能碰,我很生氣。

這時候,他主動表達了他自己的攻擊性,是為了下一次能夠保護自己的邊界,這是空間上的邊界。

還有比如在言語上,你對他做出一些評價,他會告訴你:我不喜歡聽這些話,請你不要再說。這也能夠保護我們自我的邊界。

第二,攻擊性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自主性。

有時候,我們非常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時,如果旁邊人發出噪音,我們會告訴別人:希望你不要再發出這樣的聲音。

這種攻擊性表達出來了以後,別人也許並不是很認同。因為可能在別人眼裡,我們是一個沒有攻擊性的人,他們會以為是一個玩笑。

所以,我們攻擊性的表達是需要被別人尊重。

小時候,如果我們有一對強勢的父母,他們有著很強的攻擊性,那麼作為一個孩子,因為依賴於他們所以沒辦法表達出自己的攻擊性,所有的情緒和感受只能被壓抑。

在這種情形下,更多的人就會使用被動攻擊暗暗地使壞。當然這不是理智或者意識上的,更多的是一種行為模式。

比如,做事拖拉磨蹭,膽小怕事,本來是一件可以自己完成的小事情,卻總是出現各種“意外”。

這樣的關係,會讓你不舒服

 

第三,有一些攻擊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優越感。

在兩性關係之間,有一些男人經常以打壓女性來獲得優越感,具體表現就是我們經常說的PUA

第四,有一些人用攻擊來建立關係。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