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境界不夠

莊子: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境界不夠
value101 2020-08-30 檢舉

 

 

看別人不順眼的時候,要懂得換位思考。

莊子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朝三暮四。宋國有個養猴子的人,打算限制猴子們的食物,就跟猴子說,早上給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橡子,這樣可以嗎?猴子們很生氣。養猴人就改口說,早上給四個橡子,晚上給三個橡子,這樣可以嗎?猴子開心地接受了。

這個故事現在常用來形容反复無常。但是莊子講這個故事的本意,是說對事物的不同看法就像“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一樣,本質上沒有不同,只是反映了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在智者眼裡,不同的看法都只是反映了事情的一個方面,都存在以偏概全。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裡有這麼一句話:人號稱萬物之靈,是人自己在吹,也許在豬、牛、狗、馬看起來,人是萬物中最壞的了,“專吃我們豬、牛、狗、馬”。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立場,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起來天經地義的事情,易地而處,可能看起來並不那麼順眼。所以,境界高的人,從不亂下判斷,他們懂得換位思考,從不把自己的評價強加給別人。

莊子: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境界不夠

 

自己看不慣,只是自己看不慣,和別人沒關係,和當事人也沒關係,是自己的境界沒到家。所以,境界高的人,懂得尊重不同。

莊子說:“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聖人把是與非混同起來,優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裡,這就叫物與我各得其所、自行發展。這便是悠然自得的物我平衡。

不遣是非,與世俗處。莊子不是要人們是非不分,而是說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問題,從而懂得尊重不同。有的人很喜歡吃榴蓮,有的人就覺得榴蓮臭不可聞。有的人喜歡吃香菜,有的人覺得香菜奇臭無比。莊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面對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人或事,要以寬容的心態包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場,看別人不順眼,可能只是理解不同,角度不同。境界低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標準當成唯一的標準,和自己不同的就是錯的。境界高的人,懂得換位思考,理解不同,尊重不同。所以,他們很少評判別人,指摘別人。所以境界高的人看誰都順眼,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