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是一種天賦(深度好文)

笨,是一種天賦(深度好文)
value101 2020-07-10 檢舉

 

閒暇翻書,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弟子學習射箭,師父告訴他,要學習射箭,先要下笨功夫,練好定力。

定力怎樣練呢?就是站成射箭的姿勢,每天站上3個時辰,等練到紋絲不動時,再來教他如何射箭。

  

弟子練了3年,終於練成。

可師父說,他只具備了身體上的定力,要練習射箭,還必須具備心理上的定力。

心理上的定力怎樣練呢?

師父教他站在高高的危崖上,站成射箭的姿勢,每天站上3個時辰,等練到紋絲不動時,再來教他如何射箭。

弟子一練又是3年,最終練成。

弟子找到師父,師父說,現在可以教他射箭了。

  

師父僅教弟子射箭3個月,弟子就能百步穿楊。

弟子不解地問,為什麼練習定力需要6年,而學習射箭僅需3個月呢?

  

師父說,不只是射箭,定力是成就一切事情的基礎。

而學習射箭,只是一種技巧,技巧再好,如果沒有專注的定力,也難以擊中目標。世上好學的是技巧,難做的是定力。

小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該走的路一步不能少,該下的功夫必須捨得下,功夫是做不了假的,是無法用技巧彌補的。

就像作家劉震云說的那樣:

“大師都是很笨的人。

 

只有很笨的人才肯下苦功,才會堅持不懈登上頂峰,才會十年磨一劍,一劍號江湖。”

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

有的人自詡聰明,總是忙著找捷徑,夢想一夜暴富、一舉成名、一鳴驚人,輕輕鬆松獲得成功。

而有的人懂得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所以他們願意沉下心來、捨得下笨功夫。

不夠聰明的人,要足夠“笨”,肯下苦功夫的“笨人”,才是離成功最近的人。

笨,是一種天賦(深度好文)

 

所謂的人生開掛

背後都是笨功夫在支撐

在網上看過科學家吉耶曼的一則軼事。

吉耶曼是美籍法國人,著名生理學家。

他與同事沙裡研究控制許多其他腺體活動的垂體本身,是否受制於下丘腦所產生的某些物質。

為此,他們用了整整35年時間,共解剖了270000萬隻羊的腦子,終於提取了1毫克促甲狀腺釋放因子樣品,成功地分離出作用於垂體的物質;

發現它是一種相當簡單的分子,在體內含量極微,用它可以治療垂體的功能紊亂。

為此,吉耶曼、沙裡於雅洛分享了197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他們的人生開掛沒有什麼秘訣,無非是35年如一日,堅持不懈下笨功夫,不言放棄,直到成功那一天為止。

笨,是一種天賦(深度好文)

 

馬雲曾給他的下屬講過他喜愛的“荷花定律”:

經過漫長的冬天潛伏,春天荷花張開葉子舖滿池塘。

夏天,終於荷花開放的時節到了,那是不是荷花會一夜全部綻放呢,不是。

荷花每一天會開放一些,然後第二天加倍開放,假如所有荷花全部綻放用30天,那第幾天荷花開放一半?

答案是第29天。

最後一天的速度最快,等於前29天的總和。

“荷花定律”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

成功需要厚積薄發,需要積累沉澱。

《特別關注》原主編朱玉祥曾說: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因為傻一點,笨一點。”

這不是說天資不重要,而是心態、堅持、沉澱更重要,更何況“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講天賦。”

笨,是一種天賦(深度好文)

 

下夠了笨功夫

才會有真功夫

錢鍾書先生曾說:

“越是聰明的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這裡的“笨”並不是愚蠢,而是大智若愚,體現的是一種“工匠精神”。

說到“工匠精神”,我想起著名媒體人蔣豐的《日本的細節》,書中對日本的“匠人​​精神”進行了詳細解讀。

他提到,日本有一種最珍貴的漆器叫做“輪島塗”,產自石川縣輪島市。它是日本塗漆藝術領域唯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種漆器的塗漆技術厲害在哪裡呢?

首先,它的工藝非常複雜,有70多道精細的工序組成。

並且,製坯需要經過兩年以上的時間,塗漆就需要超過6個月的時間。它的製成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通常時候,他們一人只負責一道工序,一輩子就是為了把這道工序做好。

很多時候,他們的工作乏味,單調,周而復始,但他們像虔誠的信徒一樣,注入自己的靈魂,掏空自己的心境。

笨,是一種天賦(深度好文)

 

另外,輪島塗的製作過程中還有兩項特殊的絕活,需要超高的技藝才可完成。

這兩樣技術分別是“蒔絵”和“沈金”。

它們需要運用非常細小的工具,把金粉或銀粉等裝飾物鑲嵌或塗抹到漆器上,使得漆器上的圖案變得活靈活現,生動有趣。

“輪島塗”柔美輕巧,堅實耐用,極具收藏價值。

但當人們驚歎其美輪美奐的同時,可曾想過那是匠人們耗其一生,嘔心瀝血製作而成的。

何為“工匠精神”?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