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歸類和演繹法”,再忙也是瞎努力
這是智遠的第075篇成長筆記的分享。
“幾乎我們所有所學的知識
一開始都來源於“歸納法”。
在前些天聽課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講到了一個詞叫做“歸納法”和“演繹法” ,智遠想到了一些應用場景,想在這里和你進行分享。
歸納法應該屬於感性思維 ,而演繹法是一種 理性思維 。
演繹法是藉助於理性進行推論的最主要邏輯方式,它有一個極大的特點就是從已有的思維模型當中去找模型(方法論),也可以理解為創新“模型”(方法論)。
就是從已經知道的假設當中,推斷出新的假設。
歸納法的問題是: 某件事情的推斷,即使前提正確,也不能保證結論一定正確。
演繹法則不同: 如果前提是正確的,那麼結論一定會是正確的。
我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昨天的太陽從東方升起,今天的太陽從東方升起,那麼明天太陽也會從東方升起。
以上的推理,我們其實就是使用了傳統的求同歸納法,再次強調歸納推理是我們認識所有事情的基礎。
但是歸納就有一個BUG,你不能保證前提一定正確,你能確定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一定的麼?它會不會出現新的例子,如果出現,就會打破所有之前的認知。
當然這種歸類法場景,我們也在工作中經常遇見,在個別案例經過自己的方法論做成功之後,比如創業,多數人會認為這件事情他成功了,下次按照同樣的方法一定就可以成功。
那麼現實中,會是這樣麼?答案是未必,因為隨著行業變化,市場結構的變化,供給變化,你也不一定能夠確定曾經用過的方法論採用歸類法一定就能成功,只能作為參考的依據。
相反,而成功的事情,多半的機率前提都是保證通過演繹法的方式不斷的去推演出來的。
01.“歸類法”的邏輯三角工具。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多半會用到這兩種法則,而歸納法最為常見,從場景式桌面整理的歸納,家裡物資的歸納,到知識體系方法論的規劃等。
而演繹法則會用在較多大型企業去做戰略的時候,通過推演,分析等一系列手段進行。
什麼是歸類法:
找到一個事物的內外或者表面的現象,和其中某些通用的規律,並經他們歸類到一起。
歸類法也叫做類比法,從“一類客體的知識”通過比較“向另一類客體知識”過度的方法。
類比我們大腦默認的思考方式 ,它是自己腦中自動運行的系統軟件,這也算是人性的特點,你可以說它是優點,也可以說它是缺點。
什麼情況說它是缺點呢:“一般用類比做論證大多都不靠譜”,什麼情況是優點呢:“一般用類比做創意的時候比較靠譜”。
我舉一個常見的用“類比”做論證的案例:
比如你們公司的產品經理想要做一個功能,一般都會說:哎,你看拼多多,或者某個電商都有這個功能,我們也應該做,如果你質疑我,就是質疑拼多多的產品。
(邏輯三角工具)
邏輯三角工具
當中有三點最重要,就是:“結論,事實,論據”。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找到隱含假設,“我們和拼多多的產品一樣” ,然後論證兩者的相似度, 有的時候看著相似,而事實上則是不相似 ,或者相似度不高,甚至八竿子都打不著。
為什麼說創意的時候比較靠譜呢,因為做創意的時候,不需要找相似性,需要腦洞大,從“線性”思維轉換成“點型”思維。
而在整個大的歸納法中,又分為5種不同細分的方法:
1.求同法
比如,今天小明吃了學校的營養午餐,然後拉肚子了,而小王,小張,小美,同樣也吃了今天的午餐,也拉肚子了。
於是,我們就可歸納為:今天的午餐出了問題,不然怎麼可能都拉肚子了? 這就歸類法之一, 求同。
假設A,B,C,若干種情況都發生了某個現象,那麼這個這若干種情況的共同點,可能就是導致現象發生的原因。
2.求異法
比如,這個學校提供了兩種不同的營銷午餐,分別是A套餐和B套餐,結果吃A套餐的人全部拉肚子了,而吃B套餐的人都好好的沒事。
研究發現,A餐和B餐的差距在於,A餐提供的是濃湯,B餐提供的是鮮奶,其他的都一樣。
於是,我們就可以歸納出,A餐的濃湯可能有問題,這就是求異,這兩種情況唯一的差異,可能就會導致該現象發生的原因。
3.並用法
某些地方高發甲狀腺病,醫療隊去了幾個病區,用藥物檢查後發現雖然各地情況大不相同。
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居民,食物和水中缺碘。
他們又去了不流行甲狀腺病的地區,發現他們缺點一定要求在於“求相同”和“求不同”之間,歸納出來一個猜想,缺碘是甲狀腺病的原因,這就是並用法。
4.共變法
在1917年,美國的生物學家發現,在其他條件不變而氣溫正常變化的情況下,氣溫每降低8度,果蠅的壽命可以延長一倍。
所以我們可以斷定,果蠅的壽命和氣溫有關,這就是”共變法“。
共變法是指,每個被研究對象的變動,在其他情況不變,而其中只有一個情況變動時,這個唯一的變化,可能就是導致被研究對像變化的原因。
5.剩餘法
例如,居里夫人觀察到一定量的“瀝青鈾礦”所發出的放射線要比它所含的“純鈾”所放出的放射線強度強很多。
與此,她歸納出來,在瀝青鈾中一定還含有其他的放射性極強的元素,後來經過發現了,那就是“鐳”,這就是剩餘法。
剩餘法通常指的是,假如A只能解釋現象B的一部分,那麼一定還存在另外一個原因,可以用來解釋這個現象B。
歸類法的過程可以分為三步:
一是先收集或者累計一些事物,經驗,或者素材。
二是分析所有的相關材料的基本性質或者特徵 ,尋找其服從的基礎規律和共同規律。
三是描述和概括,做出系統的判斷,所得材料的規律和特點,從而將這些規律作為預測同類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
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歸納法只能做出“概率性趨勢”,而不能做出必然性知識。
02“演繹法”的三段論。
智遠所理解的“演繹法”現在多半用於“事物的創新” 當中,通過已經歸納出來的正確依據。
在一個賽道上面,尋找第二條可以增長的模型 ,當然也可以運用到個人職業生涯,知識知識體系的管理上面。
正確性假設:
我們都知道,在哲科思維當中,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基於一個正確的假設 (公式或者公理), 然後進行嚴格的“推演”,得出結論 ,這種推演的方法就是演繹法,
我們1%的知識來自於演繹法,但那1%可能是最重要的,很多企業做大了以後,在做戰略方向的時候,這種特徵最為明顯。
他們通常在公司內部有戰略團隊,專門負責收集情報,研究行業的發展方向,同行的發展方向,結合各種報告,從而推論出行業的發展趨勢 ,企業未來要往哪個方向去AII-in。
直言三段論:
我們最常見的三段論是西方的“邏輯之父” ——亞里士多德提出來的,它指的是由兩個正確判斷依據作為前提,和一個判斷作為結論組成的推理,三段論中包含了三個部分: 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比如:
大前提: 所有人會去世
小前提: 蘇格拉底是人
結論: 蘇格拉底也會去世
(邏輯三角工具)
如果我們把一個邏輯三角的結論 ,當做 下一個邏輯三角的底角 ,那就可以 繼續推理下一個三段論,依次循環 ,這個過程能持續不斷的推演下去,也就構成了一個邏輯鏈條。
關於假設分析:
不管判斷任何事情,我們如果運用三段論,前提就要一定要保證“事實”是真實的,客觀實際的 ,不然就 無法推理出來正確的結論。
所以,為了確保我們的前提都是可靠的,那麼我們就要進行假設分析,將前提都當做可能出錯的假設,以批判的思維去審視可信度。
大概有兩個層面:
1.發現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