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value101 2020-03-17 檢舉

 

 

如果事件本身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就會越來越好,相反,如果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則會越來越差。增強迴路能夠不斷推動局勢的強化,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一旦迴路形成,就會開始不斷地增強。

 

沒有一個增強迴路可以獨立存在,在不同時間或是條件下,它都會碰上一些限制因素,而這些限制因素就是調節迴路。

 

2、調節迴路

 

比如,我們往杯中倒咖啡。首先我們對往杯中倒多少咖啡有個目標,這時我們往杯中倒咖啡,隨著倒得越來越多咖啡不斷增加,離我們期望的差距越來越小。

於是,我們開始減緩動作,當然,咖啡還在緩慢地流入,咖啡也在慢慢地上升,這就意味著差距越來越小。最後,咖啡到了我們的期望值,我們也不會倒了。

 

這個例子,在我們生活中太常見了。作者說,這個過程就是我們的手、腦、眼和杯子、咖啡等構成的一個系統,而我們心裡對咖啡多少的期望值就在整個系統中起了調節作用。

 

調節迴路的變化是慢慢趨於穩定的,如果這個迴路呈現下降趨勢,開始時會下降得很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下降的速度會越來越小,最終不再下降,達到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

 

如果事情呈現上升趨勢,開始會上升得很快,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升速度也會越來越慢,最終不再上升,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

 

在系統思考中,除了增強迴路和調節迴路之外,還有一個能影響這兩種迴路的東西,叫做延遲,也就是滯後性。延遲不是一個孤立的因素,它附著在增強迴路或調節迴路上。

 

比如,調節迴路的特點是平滑、穩定地向一個目標前進,如果存在延遲,就可能產生其他問題或者調節過頭的現象。人們在干預系統時,如果一開始變化不是特別明顯,就會採取一些矯正過頭的措施。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03、如何掌握系統思考

 

掌握系統思考書中一直圍繞著系統循環圖。系統循環圖也叫因果迴路圖,因為它用因果關係鍊錶示系統的結構。

 

比如,自然界的雨水循環系統,地面水蒸發形成水汽,水汽遇冷變成水滴,水滴越積越多形成雨流回地面。

而係統循環圖就是在紙上畫出這個循環的過程,原因與結果之間用單向箭頭表示,由因指向果,最後形成一個閉合的迴路。

它的特點就是循環往復,就是從每一個節點出發,最後都能回到自身,這是一個圓環的形狀。

 

1、準備工作

 

準備一張A4紙和筆,選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這些是進行系統思考的基本準備。

 

2、找問題

 

在紙上寫下你工作或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或是非常困擾你的問題。如果問題經常出現或者越來越嚴重,說明問題背後有增強迴路;相反,一次性的問題背後就沒有迴路。

 

3、找原因

 

思考這個問題可能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即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你可以把問題寫在一張紙的中間,在問題周圍寫上三到五條原因。

 

4、找後果

 

找出現在的問題可能進一步導致的後果。

 

5、找迴路

 

所謂的找迴路,就是說思考我們找出問題原因與問題導致的後果之間有沒有相互連接和閉合的迴路。

如果有,就用帶有箭頭的直線標出,從原因指向結果,如果原因和結果之間是正反饋的關係,在箭頭處標記一個加號,如果原因和結果之間是負反饋的關係,在箭頭處標記一個減號。

 

《系統思考》:3個方面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幫助我們正確決策

 

 

注意事項:

 

1、不要使用動詞,要使用名詞

 

人們通常傾向於使用動詞來描述相應的行動,而不是一個與之等價的名詞。如果你能夠堅持使用名詞以強調行動的內容,你會發現你的系統循環圖會顯得乾淨很多。

 

比如,使用“服務質量”而不是“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用“處理能力”而不是“確保我們能處理”,使用“削減成本的政策”而不是“削減成本”。

 

2、注意箭頭的方向

 

要注意箭頭的方向,箭頭方向代表了特定的含義。在系統循環圖中,箭頭被定義為因果的互動,從原因指向結果,所以箭頭的方向一定不能畫反,不然很可能會陷入思考的誤區。

 

最後的話:

 

書中有很多好的案例,應用也比較廣泛,比如,決策、團隊工作和領導力、公共政策等等。建議感興趣的朋友看一下書籍。

 

系統循環圖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找出一個問題中的原因及後果有哪些,還能分析出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重點是幫助我們看清是增強迴路還是調節迴路,如果是增強迴路,就要找個可以調節的因素,讓增強迴路變成調節迴路。

 

當然,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往往都比較複雜,包括多個增強迴路或調節迴路,這時候用系統循環圖能夠直觀地看到迴路有哪些,之間是如何作用的,找出最為關鍵的因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