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建議:不要長期待在臥室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時刻:
一個人待在臥室裡,彷彿時間靜止,只想躺著玩手機,什麼事情都不乾。
不只一次為自己列了許多計劃,可大量的時間消磨在床上;
打開文件或拿起書,又無法堅持下去,兜兜轉轉陷進「玩手機-後悔-做別的事情」這一怪圈。
一個人待在臥室,看似無拘無束,卻會因為毫無意義、缺乏動力,反而越過越頹廢,無端浪費時間。
心理學上有個定律「花盆效應」。
意思是:當你讓自己長期處於一個封閉的、溫室一樣的環境裡,雖然舒適安全,但到了某個時間點,就會無法再長大,無法蔓延。
熟悉的圈子,固然安全,但走出去,才能給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一位投資人曾說過:
“整天待在家裡的人,永遠碰不到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朋友丹丹有一段時間一直待在家裡的小臥室。
那個時候,她才選擇從原有公司離職,全職做自己的影片拍攝事業,結果不到一個月,整個人變得憔悴不堪。
直到後來,丹丹才說:
別提了,我原來不是做影片做的挺好的嗎?就想離職在家幹。
在家待了兩個月,總是陷入數據焦慮。做什麼都提不起勁,產出還沒有在職的時候出來的多和好。
後來,她走出大門,有時散步派遣心情、偶爾和同行約飯,了解時下新的動態。
說來也巧,可能是與人建立連結的機會多了,她的靈感也越來越多,影片數據也越來越好。
這時她才意識到:之前她的頹廢、無所事事,都是因為她長期待在臥室。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一個熟悉的、封閉的環境裡,自我對話越多,精神就會越敏感。
久而久之,就會拒絕和他人溝通,只活在自己的世界。
相反,當你選擇走出臥室,你會發現:不同的風景和人,都能給予新的可能性。
做零售的巴格賈,曾經是個只喜歡待在家裡的宅男。
有一段時間,他想轉型做汽車銷售,但每次去應徵都被拒絕。
很多人和他說:你不合適當汽車銷售員。
但是巴格賈卻偏偏不信邪,反而用自己的方式來為自己創造契機。
零售工作每天接觸的客戶五花八門,他便開始留意客戶身份,一旦遇到汽車行業的人,就會主動結交,並請教汽車銷售的知識。
不到半年時間,他就認識了十幾個新朋友。
在日常的相處中,有個賓士經銷公司的經理,對他產生了興趣,邀請他加入自己的團隊。
就這樣,他成了對方麾下首位沒有經驗的銷售顧問,實現了自己的職業躍遷。
TED演講中有這樣一句話:
感覺日復一日過著同樣枯燥的生活,想要走出當前的困境,比起等一個頓悟的時刻,其實可以做一些更簡單的事情。
有個更容易的方法讓你擺脫禁錮精神狀態,那就是擁抱新的環境。
面對自己想要的,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和方法,去感受、去行動,你會實現想要做到的。
心理學大師艾瑞克伯恩在《人生腳本》中寫道:
「改變了自我狀態,就改變了整個人生的腳本,繼而改變命運。」
一個人的天花板有多高,有時不單單取決於他的起點,更在於他的「心氣」。
2000年的時候,巴黎大學舉辦過一場「創業遊戲」。
參與遊戲的有一千人,每個人的初始資金一致,能使用的賺錢技能也一致。
一週過後,有不到兩百人賺得盆滿缽滿,剩下的八百多人瀕臨破產。
遊戲之後,舉辦方復盤發現:失敗者大多厭惡社交,他們大多“閉門造車”,而不願去求助陌生人。
若是失敗者在參與這個活動時,選擇和他人溝通,內心能量不斷流動轉移,而不是選擇閉門造車,可能就不會有面臨破產的危機。
人的生命始終在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的交換。
“閉門造車”,不求發展,久而久之,難免失敗。
真正的強者,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會成為困獸,面對安穩,他敢於打破現狀。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年幼時曾和母親一同去往上海,見過城市繁華的他萌生了走出山村的念頭。
為了能走出農村,他曾參加過三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