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迷茫清單”:做這16件重要的小事,妙用無窮
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
不知道自己當下該做什麼,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渾渾噩噩過一天是一天;
不知道未來的生活會發生什麼,沒有期待,沒有希冀,感覺日子沒盼頭;
甚至有時候,也想不明白人為什麼要活著,更不明白自己努力奮鬥的意義……
從心理學上說,這些都是“間歇性迷茫”的症狀。
所有的不安、畏懼、糾結、茫然,都是因為你看不清今後的方向。
如何破解迷茫,讓生活回歸熱忱?
這16件重要的小事,你一定要試一試。
1
每天4件重要的小事
1. 40分鐘鍛煉身體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充斥著各種壓力與重負。
但如果你下班後,總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內心就會無比空虛。
其實,運動才是最有效的解壓方式。
在揮汗如雨中,你的精神會高度集中,負面情緒也會得到很好的揮發。
每天抽出40分鐘的時間,去快走、去游泳、去跑步、去跳操……
無論哪一種運動方式,只要行動起來,就能促使脂肪燃燒,帶來身材的改變。
日積月累,你定能收穫一個截然不同的自己。
2. 半小時收拾打扮
有句話說:人的生活經歷往往烙印在外貌上。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看外表就知道了。
如果日常總是不修邊幅,穿衣也是邋裡邋遢,生活一定是沒有光的。
每天只需要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收拾打扮自己。
男生及時潔面,杜絕油膩,同時刮乾淨鬍子,清潔指甲縫中的灰塵;
女生認真護膚,整理儀容,同時打理好頭髮,合理搭配自己的衣著。
外表乾淨清爽,內心也會自信從容。
3. 1小時閱讀和學習
浮躁的時代,太多人沉迷“奶頭樂”了。
不是刷視頻,就是玩遊戲;不是聊段子,就是看直播……
其實,對自己最好的給養,不是沉迷垃圾快樂,而是閱讀和學習。
只要少玩一會的手機,就可以多讀幾頁書;
只要少看一會短視頻,就能多學一些專業知識。
那些用在學習上的一分一秒,都會默默塑造一個更卓越的你。
4. 8小時用於睡覺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每天睡前抱著手機,一玩就不自覺到了半夜,第二天起床整個人昏昏沉沉,怎麼也打不起精神來?
其實這是因為,大腦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垃圾蛋白和神經代謝廢物。
而用來清理廢物的腦脊液,僅在大腦睡眠時才會工作。
換言之,如果長期熬夜,大腦得不到休息,腦中的垃圾就會越積越多,精神就會愈發萎靡。
學會規律作息,每天至少給自己留出8小時的時間用於睡覺。
充好了電,養好精神,才有精力對抗日常的紛紛擾擾。
2
每週4件重要的小事
1. 8—12小時修煉專業技能
在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很多人之所以感到迷茫,是因為自身價值太過單一。
除了手頭的工作,感覺自己什麼也不會;
除了學過的知識,腦袋中再沒有其他資本。
久而久之,內心越來越沒有底氣,面對生活也越發茫然無措。
其實,你只要每週花8—12小時,去鑽研一門新的技能,你的價值就會逐漸提高很多。
比如學習攝影、PS、寫文章、畫畫等。
一開始可能會很難,但只要堅持下來,你的生活就會多開一道出口。
未來,你就有更多的選擇權。
2. 2—4小時跟家人朋友電話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孤身在外,為了生活獨自打拼。
累了、倦了的時候,不妨給父母親朋打個電話。
有時看一看朋友的笑容,疲憊就能夠盡消;
有時聽一聽親人的聲音,工作就有了動力。
只要和所愛之人常聯繫,哪怕是拉拉家常寒暄一下,內心也會湧起無限的暖意。
3. 1小時刻意練習自己的口才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那些優秀的人,大多有著良好的口才。
他們未必能夠花言巧語哄人開心,但說起話來總是條理清晰、令人信服。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不善於表達,那麼不妨每週抽出1個小時鍛煉自己的口才。
你可以看相關的辯論賽,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
也可以看名人的演講,模仿他們的說話技巧。
行走於世,一張會說話的嘴,一定會為你帶來好運氣。
4. 參加一次有意義的社交活動
在當代社會,我們只需要一個WIFI信號與一個智能手機,便能獲得天下訊息。
可也正是因為科技的便捷,讓更多的人選擇宅在了家裡,避免與他人交流。
心理學家蘇珊平克指出,當一個人缺乏現實的社交活動,會更容易陷入焦慮、迷茫的境地。
所以每週抽出一點時間,和喜歡的伙伴參加一場社交活動,更利於放下內心的煩惱。
即使是簡單的握手,彼此開開玩笑,都足以降低你的皮質醇水平,減輕你的壓力。
長此以往,你的心境會開朗很多,整個人也會更加鬆弛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