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人越簡單,越高級
聽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三七法則”:
一部手機,70%的功能幾乎沒用;
一間房子,起碼70%的空間閒置;
家裡的東西,有70%是不會用到的;
人,70%的時間在疲於奔命,卻沒空去享受最好的30%……
曾幾何時,我們都認為,得到越多越快樂,所以拼命去獲取;
付出越多越成功,所以玩命努力。
可到頭來才發現,結果卻不盡如意。
很喜歡一句話:
“給生活做減法,主動地斷捨離,才是對自己真正的寵愛。”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
聰明的人,都懂得為生命做減法。
加法是本能
你發現沒,人與生俱來喜歡做加法:
住的房子,越大越好;衣服,買得越多越好。
包包,換了一個又一個;家裡書堆成山還不停買,卻一直沒空看。
手機上即使內存不多,還在不斷下載APP;微信好友多到把手機刷爆;收集文件成癮卻扔進網盤後從來不看。
有人做過三個實驗,第一個實驗是修改文章。
在隨機開展的調查中,75%的人修改文章是增添段落、文字,只有25%的人修改時減少了段落和文字。
你看,用加法解決問題的人居然是做減少的三倍之多。
接下來的兩個實驗結果也讓人大跌眼鏡。
當調查者分別拿音樂曲目和不對稱圖形隨機找人修改時,他驚奇地發現,做加法修改的人,同樣是做減法的人的三倍。
人天生喜歡擁有,更希望從做加法中獲得快樂。
所以,人們喜歡買買買,享受吃吃吃。
試圖通過做加法獲得短暫的快樂,以此疏解生活的苦悶和壓力。
其實,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喜歡做加法。
當時環境惡劣,食物短缺,為了好好活著,他們只能不斷去獲取。做加法讓他們擁有安全感。
從遠古到今天,人類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物質極度豐盛,人口爆炸,市場繁榮,信息量爆增,加法已是做到極致。
環境污染嚴重,人心貪婪無度,無節製做加法已釀成無數惡果。
種種現實警醒著我們,要活得更好,就要遠離低級快樂,清醒理智地對待生命和生活。
就像林清玄說的:
“要想得到生命的清歡,就要為生命做減法。”
捨棄世俗的追逐和慾望的捆綁,回到最單純的歡喜,抵達生命最有滋味的情境。
把減法請進生命中來,建立減法清單,刪除多餘物質,減少不必要的應酬,擺脫慾望的束縛。
如此,才能為心靈減負,活出更從容的自己。
減法是智慧
學會做減法,是一種損失嗎?
如果你玩過疊疊樂,就不會這麼說了。
疊疊樂就是搭起一堆木塊,一層層往上疊。
然後兩個人比賽,一人先從下邊抽出木塊放上面,另一人再抽出一塊放上去。
比賽的最後,誰先把這堆木塊弄倒,誰就是輸者。
這個遊戲,其實就是在做減法中找樂趣。
台灣知名作家蔣勳曾倡導年輕人:
“讓物質的東西少一點,讓心靈的空間大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