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時,只有她緊緊抓住我的手;被關係治癒的9個瞬間

抑鬱時,只有她緊緊抓住我的手;被關係治癒的9個瞬間
value101 2023-03-21 檢舉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身邊只有熟人,沒了朋友。

這並非錯覺。

成年後,我們交朋友的能力確實減弱了。

 

俄亥俄大學教授威廉·羅林斯通過訪談發現:


25歲後,人們交朋友的能力開始退化。


不僅如此,荷蘭社會學家杰拉德·莫倫豪斯特研究發現:


每隔7年,我們會失去一半親密朋友。

就像脫髮一樣,友情脫落得悄無聲息,“越長大越孤單”不只是自嘲。

以至於我們總會陷入這樣的疑惑時刻:

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

 

 

為此,我們發起了征集——

在哪一刻,你認定了對方是你真正的朋友?

看完以下9個故事,我才恍然想起,自己也曾擁有過這樣的友誼——

比愛情更死心塌地,比親情更情感真摯。

 

01 有些友情,比愛情更死心塌地

1

我失去的愛,她說要加倍給我

知乎網友@落書

我失戀那段時間,每天淚流滿面。

有一天,閨蜜突然從身後抱住我,對我說:

“乖乖不哭,我給你放個煙花。”

然後,她抽出一隻手放在我面前,握緊的手慢慢張開。

手掌心有句話:“他不愛你了,以後我加倍愛你。”

 

2

在她眼裡,我永遠是最可愛的小豬

B站網友@_肥肥胖胖是太陽_

大學時的男友經常說我肥得像一頭母豬,還要監督我減肥。

這導致我那段時間很不自信。

閨蜜總會輕輕捏我的臉,一臉寵溺地誇我:小豬豬你怎麼這麼可愛呀~~

我才慢慢找回了自信。

其實,我當時167cm,只有108斤,一點也不胖。

 

 

3

她用一學期生活費治愈我的失戀

豆瓣網友@右右。

我和閨蜜上了同一所高中和同一所大學。

大學我失戀了,難過得連課都不想上,到處旅行散心,也不敢告訴家人。

她把自己一年的生活費都拿出來給我,讓我出去的時候吃好的住好的。

那時候,我基本每天晚上都通宵打遊戲。

第二天中午醒來,宿舍的桌上永遠有她送的午餐。

 

02 有些朋友,是主動選擇的家人

4

抑鬱時,只有她伸手緊緊抓住我

@朱皮特

大四的冬天,因為臨近畢業的迷茫,加上失戀的打擊,我抑鬱了。

拿到重度抑鬱診斷結果後,我打電話告訴了父母。

結果他們都不肯相信,覺得是我的性格有問題。

當我聽到我媽說:“我們家沒有這個基因,肯定弄錯了。”

北方凜冽的寒風拍打在我臉上,我覺得心一陣絞痛。

當時,我切斷了和所有人的聯繫。

一個多月以來,除了閨蜜,沒有任何人找我。

我就像掉進了一個黑洞,閨蜜是唯一緊抓著我的手不放的人。

 

當她得知我抑鬱,沒有說任何多餘的話,只說要飛過來陪我。

我說不用了。

她說,我不想讓你一個人孤單。

當時就很想哭。

一直以來,家人讓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正常的人。

只有在閨蜜身邊,我才覺得自己很正常。

 

 

5

她是唯一不會離開我的人

@夏夜晚風

我是一個沒人要的孩子。

父母因為感情不和,在我不記事時就離婚了,我被丟給了外婆照顧。

後來外婆去世,我寄住在不同親戚家。

直到高中,我媽把我接到她新組建的家庭,但我依然感覺自己是一個外人。

寄人籬下的生活,讓我從小就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願意一直陪在我身邊。

直到我遇見了小雪。

 

她就像鏡子中的另一個我,知悉我內心所有的想法,陪伴我做任何事情。

後來,我和小雪認識了另一個朋友A,小雪和A的關係很好。

這讓我非常難受,因為我感覺小雪也要離開我了。

終於,在一次矛盾中,我情緒失控,崩潰大哭,說要和她絕交。

她也忍不住哭了,抱著我說:

“你別這樣,我很害怕失去你,你是我這輩子最好的朋友,


我為這段時間忽略了你的感受向你道歉,別和我絕交好嗎?”

 

我望著泣不成聲的她,忽然意識到,這個世界上終於有人不會離開我了。

 

 

6

她治癒了我原生家庭的傷

@阿一

和閨蜜認識了二十年。

她一直是我的一根拐杖,支撐軟弱疲憊的我向前走。

當年中考後,情感不合的父母鬧離婚。

母親抱著妹妹回娘家把我拋在家中,人生失意的父親又把我拋給走不動路的祖父母。

在一個午後,我從家中各個角落翻出30塊,決定離家出走。

閨蜜得知後,二話不說,把我接到她的奶奶家。

在那裡,她帶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暑假。

 

白天,我們躺在閣樓的木床讀同一本小說,伴著蟬鳴,愜意又自在。


傍晚,我們躺在空地的長木凳乘涼,談天說笑,回憶兒時的快樂。


深夜,我們躺在溪流旁暢想未來,我們不約而同地說出,要考同一所大學。

 

在她的陪伴下,原生家庭給我造成的創傷被治愈,對於未來我又充滿希望。

和大多數友誼一樣,我們有過摩擦和矛盾,也冷戰過。

但無論發生什麼,我們就像一塊玉佩的兩瓣兒,最後都會和好如初。

 

7

她是我主動選擇的家人

B站網友@dfbtwh

我坐公交會暈車。

以前,我和我姐出門。

每次我暈車,我姐總會當著所有人的面,一臉嫌棄地數落我:

“你怎麼這麼沒用?真麻煩,服了你。”

這導致我每次出門都很有負擔,害怕同行的人會覺得我麻煩。

直到遇見我閨蜜,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溫柔的人。

那次,我和她坐公交,我告訴她我會暈車。

本以為,她會和我姐姐一樣不耐煩。

沒想到,她用非常溫柔的語氣安慰我說:“好,那我們走慢一點。”

我說,我要去便利店買水和糖。

她一听就陪著去找便利店。

那天下著雨,她沒有半句怨言。

那一刻,我才知道什麼叫做“朋友是自己選擇的家人”。

 

03 有些朋友,是永遠的精神支柱

8

她可以治愈我的恐懼

@燦若繁星

我在外省上大學時,因為害怕打針,不敢去醫院看病。

閨蜜知道後,說要陪我一起去醫院。

去醫院要近6個小時的車程,但每次她都沒有任何不耐煩。

九價三針,去看牙,每次都是她陪著我。

後來,我過意不去,告訴她,我自己去。

她說:“沒事的,我知道你一個人會害怕,我陪著你,你的家人也會放心些。”

打針時我能抱著她,候診時我能靠著她的肩膀,所有的恐懼都被她治癒了。

那時候我真的覺得,肩並肩的友誼或許勝過手牽手的愛情。

 

9

她是我灰暗生活的一束光

@影子豬

小黑是我從小學到高中的同學,也是我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那時的她,就像投入幽暗洞穴的一束光,讓我找到那個走出洞穴的出口。

我在農村長大,剛上小學時一嘴方言,加上生性內向,在一群說普通話的城裡孩子中,我莫名地感到自卑,不敢主動開口說話,也因此交不到朋友。

她主動和我交朋友,她說自己雖然也在這里長大,但是不會說一句方言,希望我能教教她。

這讓我覺得一口方言一點也不丟臉,我的普通話也說得越來越好。

她還主動拉著我放學後一起玩耍,帶我融入一個個圈子。

就這樣,我和所有人打成一片,性格也逐漸開朗,有了更多朋友。

 

寫在最後

不同於婚姻——被法律契約綁定在一起;

亦不同於親情——被血緣紐帶結合在一起,

友情是我們的主動選擇,這是一種自由而純粹的關係。

我們維繫這種關係,不是為了攫取利益或滿足慾望,只是因為我們需要。

在自體心理學中,心理學家科胡特指出:

我們的發展需要“孿生”的體驗——感到與他人相似的需要。

也就是,有人和我們相似,並且能與我們感同身受。

而朋友的存在,滿足了這種需要。

 

我們一起哭、一起笑,共享美好時光,在困難中互相幫助。

朋友讓我們深刻地感知到:

無論世界有多糟,總會有人站在我們身後,理解我們,認可我們,支撐我們。

朋友之間再日常不過的談話和互相鼓勵,都在一點一滴地加強對於自我的搭建(Antony, 2015)。

他們就像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朋友不僅是生活樂趣和生命意義的重要來源。

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沒有朋友,陷入抑鬱情緒的可能性更大。

美國心理學家埃德·迪納和馬丁·塞利格曼研究發現:

最不快樂的人和最快樂的人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他們的社會聯繫程度。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真正的友情提供了撫慰人心的穩定感和聯繫感。

當我們的人生出現褶皺,朋友總能溫柔地一點點熨平鋪開。

他們撫慰我們,支撐我們。

“人生有100次失望的時刻,就有101次被朋友用愛打撈的瞬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