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現在才明白:慾望,是一種主動的絕望

活到現在才明白:慾望,是一種主動的絕望
value101 2023-03-20 檢舉

 

喬伊執著於夢想成真的那一瞬間,卻忽略沿途的風景。

囿於平庸他的內心非常痛苦,甚至為自己的人生感到可悲。

然而,當他實現了那個能讓自己死而無憾的夢想,得到的卻是無盡的失落。

他發現,生活並沒有因此更閃耀,更有意義。

 

2、模仿慾望,一個被凝視的社會過程

慾望之所以不會讓人感到快樂,是因為有的慾望並非是發自內心的需求。

慾望通常是對他人的模仿。

法國社會理論家吉拉德曾指出:

“慾望並不是我們自己可以完全控制的東西,


不是我們可以自己生產或製造的東西,它是我們社會化的產物。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常求助於他人以做出決定。


如果我們認為他人的某個職業或者生活方式不錯,就會對其進行模仿。”

 

也就是說,我們的慾望暗含著一種價值條件化。

 

 

心理諮詢師崔慶龍曾指出:

“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暗含著它在社會評價體系下被視作什麼。


你做的某些事,首先應該符合一個廣義上他者的認同,


然後才獲得了執行它們時的自我認同。”

 

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帶有功利性質,屈服於他人的凝視。

我們在決定做某件事前,總會產生這樣的猶疑:

“我做這些有什麼用呢?能為我帶來什麼呢?”

 

所以,我們有時追求的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目標,而是為了滿足外部附加給我們的慾望。

就像阿靈已經足夠努力,但是考研八年都沒有成功上岸。

並不是因為阿靈笨,而是因為考研這件事並非她內心真正的目標。

阿靈有一個姐姐,是整個家族第一個研究生。

研究生畢業後,姐姐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錯且穩定的工作,在一線城市扎了根。

無論是父母,還是遠房親戚,總會對阿靈說:

“你要是和你姐姐一樣,考上研究生,找個好工作就好了。”

在家人的影響下,對於考研的慾望,就這樣紮根在了阿靈的心裡。

為了考研,為了獲得外部的認同,阿靈克制了自己對於享樂的全部衝動。

 

 

另一方面,考研其實是阿靈的一種逃避方式。

她把所有的精力投注在考研上,是因為她不想面對不被家人認可的低價值,不想面對一潭死水的生活。

在阿靈努力的同時,有一團迷霧籠罩在她的內心:

“大家都說讀研能讓人更好,但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阿靈並非在追逐一個能讓她感到快樂的目標。

她在將自己變成一個滿足外部慾望和他人認同的機器。

因為,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應該如何活著時,就會忽略如何“為自己而活”,從而陷入絕望。

 

03 如何掙脫“終點謬誤”的牢籠?

看到這裡,你或許想知道,我要怎麼走出“終點謬誤”的牢籠?

這個牢籠是我們自己建造的,門就在那裡,只要我們想走出來,就可以出來。

以下有三個小建議供參考:

 

 

1、對你的慾望模型進行分類

你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畫兩個交叉的圓圈:

一個圓圈代表你的慾望“內部”模型;


另一個圓圈代表你的慾望“外部”模型;


交叉部分則是“灰色地帶”。

 

然後,嘗試盡可能多的舉出生活中具體例子來填充這些圓圈。

找出誰在你的世界內部影響你,誰在外部影響你,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大的自主權,以實現你內心的真正目標。

 

 

慾望的“內部”模型:

來自於你真正接觸到的人,比如朋友、家人和同事等,任何與你有實際互動的人。

他們的慾望會與你的慾望交織。

也就是說,他們會影響到你的慾望,反過來,你也會影響到他們的慾望。

阿靈考研的慾望是受到她家人的影響,所以屬於她的“內部”模型。

 

慾望的“外部”模型:

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無法直接接觸到的人,比如名人、歷史人物,或者包括書籍在內的傳統媒體。

“外部”模型是單向的,他們能影響到你,但你無法影響到他們。

在《心靈奇旅》中,除了父親的影響外,喬伊對於爵士樂的執著,更多是受到知名爵士樂手的影響,這屬於他的“外部”模型。

 

 

慾望的“灰色地帶”:

比如社交平台上的網紅、廣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可能永遠不會遇到社交平台上的人,Ta也可能不會“關注”你;

但與此同時,你感覺自己與Ta只隔著一層屏幕的距離,所以社交媒體橫跨了內部與外部慾望的交織世界。

在社交平台中,通常誰的價值觀、情感或生活狀態與自己相似,就越能與其產生共鳴。

廣告是為了勾起你的慾望,它的運作方式通常是:

不會向你展示產品本身,而是向你展示很多人都想要得到它。

 

2、掌控你的慾望:將模仿慾望轉化為非模仿慾望

個人慾望是存在一個範圍的,它的一端是非模仿慾望,另一端則是模仿慾望。

 

 

在光譜的最左端是最純粹的非模仿慾望,比如母親對於剛出生孩子的愛。

它深深植根於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不會輕易受時間或個人的經歷而改變。

最右邊則是完全的模仿慾望。

例如,朋友因為買基金而賺了一筆,你認為自己不買就虧了,於是你跟對他的腳步,也買了基金。

不那麼極端的模仿慾望,可能包括想去某所特定的大學,因為你的朋友也想去那裡。

慾望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有些是模仿的,有些是非模仿的,關鍵是要識別是什麼力量在起作用。

或許你的慾望是主要是受到他人的影響,但你仍然可以掌控它。

因為慾望光譜是流動的,可以向右移動(變得更模仿),也可以向左移動(變得不那麼模仿)。

 

 

想想你真正想要擁有和培養的慾望。

它們最初是否是模仿慾望並不重要,因為你可以將它轉化為非模仿慾望。

10個人可能渴望一個相似的職業目標或某一種生活方式,但卻以10種完全獨特的方式實現它。

比如,你想要寫一篇文章投稿。

你可以先思考,這個慾望最初來源哪裡?

也許是因為你的朋友或競爭對手寫了一篇文章,獲得了大額稿費。

但無論是受誰的影響,並不妨礙你賦予全新的信念。

一開始,你可能只是想要獲得一筆大額稿費,那麼寫一篇讀者喜歡的稿子即可。

但在寫作過程中,你發現讓自己的文章有社會價值,能夠促使某個社會問題得到改善,成為你更大的動力,那麼你就會改變寫文章的方式。

 

 

3、嘗試對“死亡”進行輕微的冥想

用“這可能是我最後一口氣”的引導語進行冥想。

當你不堪重負時,想到有一天你將不復存在,這些讓你感到壓力的事情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通過練習,你可以一點點地克服恐懼,直到你最終達到一個平靜的狀態。

科學家尼基·米爾加福里(Nikki Mirghafori)認為:

接受自己終將有一死,接受生命的無常,可以使你的生活方式與你最真實的價值觀保持一致。

這也是個可怕的練習,這就像在排練生命的最後時刻,會讓你的腦海裡充滿恐懼、遺憾、渴望、失去、愛和感激。

然而,當你想像每一次呼吸都是你的最後一次呼吸時,每一次呼吸都會成為到達時的禮物。

 

 

寫在最後

心靈奇旅中,樂隊老大最後喬伊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

一條小魚一直在尋找“海洋”。


老魚告訴它:“你現在就在海洋裡。”


小魚卻說:“我這只是在水里而已,我想要的是海洋。”

 

回家的地鐵上,喬伊望著窗戶上自己的影子,和疲憊卻沉默著刷手機的人。

他看著這些似乎毫無意義的日常瑣碎。

或許他這時意識到,我們每個人就像一條活在水里的魚。

“海洋”並不在遠方,生活本身就是“海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