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現在才明白:慾望,是一種主動的絕望

活到現在才明白:慾望,是一種主動的絕望
value101 2023-03-20 檢舉

 

2023年,好友阿靈即將30歲,但一事無成。

在父母眼裡,阿靈半隻腳就要踩在人生終點線,生活卻還在原地踏步:

沒對象,沒家庭,工作平庸,蝸居在20平方米出租房,吃著沒營養的外賣。

 

大學畢業八年,她把自己的人生押注在這樣一個執念之上:

“只要考研能上岸,我的生活就會變好。”

為了有時間考研,她拒絕“非必要”社交;


為了有精力考研,她每天對工作敷衍了事;


為了存錢讀研,她一件衣服能堅持穿十年。

 

不是所有努力都有回報,八年苦行僧般的自虐生活,並未讓阿靈如願上岸。

實際上,執念的背後不是希望的彼岸,而是圈地為牢。

阿靈的30歲,和25歲並沒有什麼區別。

她以為追求的目標能讓她擁有一切,實際上她為此犧牲了生活的其他可能性。

她匍匐在一條看不見盡頭的路上,不僅沒有抵達終點,還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在心理學中,阿靈這種絕望的狀態,叫做“終點謬誤”(arrival-fallacy)。

其實,人人都是“阿靈”。

我們活在一個名為“終點謬誤”的牢籠裡卻不自知,甚至為此喪失最寶貴的東西。

你或許想知道,這個牢籠是怎麼來的?我要怎麼走出去?

 

01 生活,被無盡的焦慮填滿

“終點謬誤”最早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塔爾·本·沙哈爾博士提出。

這是一種常見的錯覺——

只要達成某個目標或實現某項成就,我們就能獲得永恆的幸福。

它源於我們很多人從小就根深蒂固的想法:

幸福的關鍵是擁有一份好工作,賺很多錢,取得傲人的成就。

這是一種以目標為導向的成功心態。

 

動畫電影《心靈奇旅》就講述了這樣一個關於成年世界的殘酷故事:

“你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是,然後呢?”

主角喬伊是一名不得志的中學音樂教師。

雖然有一個不必擔心生活沒有著落的“鐵飯碗”,但喬伊害怕人生困在這份普通的工作裡。

他內心始終有一個執念:要在最好的爵士樂俱樂部演奏。

這是他認為自己存活於這個世界的唯一使命。

結果,他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演出機會,卻因為走路太開心,死了。

 

 

 

在靈魂出竅之際,他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片段:

受父親影響,從小嚮往音樂,卻一次次被演奏機會拒於門外;


最後成為了一名普通的老師,教一群根本不熱愛的音樂的學生;


一把年紀,卻沒有愛情和事業,一個人孤獨地生活……

 

 

那一刻他才驚覺:“原來我的人生毫無意義啊。”

但他不願就這樣死去。

他堅信,只要自己能在最好的爵士樂俱樂部演奏,人生就會有所不同。

獲得重生機會的喬伊,幾經周折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演奏機會。

 

當晚演出非常成功,喬伊卻覺得心中悵然若失。

他向樂手問道:“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樂隊老大回答道:“我們明晚還回來這裡,把今天的內容再演奏一遍。”

聽到這個回答,他愣住了。

他說:“我這輩子都在等待今晚這一刻,我還以為我的感受會有所不同。”

 

 

人生,真的可以被某一場演出的成功,或事業的某個成就所定義嗎?

生活的全部意義,真的就是某個遙遠的目標嗎?

他一直在等待那個奇蹟發生的那一刻:

它能推翻自己糟糕透頂的生活,能讓自己的人生獲得救贖。

他傾盡全力,實現了夢想。

可是,然後呢?

 

作家納瓦爾·拉維坎特曾說:“幸福就是一種毫無缺憾感的充盈狀態。”

我們不斷地接收和判斷周圍的信息,想著“我需要這個”或者“我需要那個”。

這讓我們以為,自己會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獲得幸福。

在“終點謬誤”的蠱惑之下,我們深陷於內心的執念:

“等得到那個東西,我就快樂了”。

小時候,我們天真地以為“只要考上大學,我就輕鬆了”;


大學畢業,所有人對我們叫囂著“只要找到一份好工作,你就會成功”;


工作後,家里人催促我們“只要成家生孩子,你就會獲得幸福”……

 

久而久之,我們沉迷於對外部環境的“慾望”而難以自拔。

 

 

 

我們誤以為一定存在某個終點,能救贖當下貧乏的人生,讓我們獲得永恆的幸福。

這其實是一種痴念。

當我們奮力實現眼前的目標,往往會發現遠沒有想像中快樂。

伴隨而來的,反而是一種無盡的失落,甚至是墮入虛無的絕望。

我們發現,喜悅只有那一刻,更持久的是一片難以承受的空白。

沙哈爾稱之為“謬誤”的原因在於:

雖然你會在實現目標時收穫很大的快樂,


但這種快樂永遠比不上此前對目標的期待。


一旦實現了這個目標,我們將承擔更重的責任。

 

我們的生活將被永無止境的焦慮填滿。

 

 

 

因為沒有哪一種情況能讓我們感到絕對安全,只要我們活著,就永遠不會滿足。

所謂的終點一直在隨著人生的拓展而不斷延伸,漫無盡頭。

 

02 模仿慾望,一種主動選擇的絕望

我們之所以被“終點謬誤”支配,是因為我們犯了一個根本的錯誤:

我們沉迷於對外物的“慾望”而難以自拔。

我們誤認為通過改變外部世界就能獲得內心的平靜、永久的開心、應得的幸福。

實際上,這是一種我們主動選擇的不快樂。

 

1、慾望,不會給我們帶來快樂

根據定義,我們追求自己還沒有擁有的東西,被稱為慾望。

這使得我們處於一種持續不斷的、有時是痛苦的、永不滿足的奮斗狀態。

就像喬伊執著於自己的爵士音樂夢想,覺得自己沒時間談戀愛,也不滿足於當前穩定舒適的工作。

阿靈為了得到研究生的學歷,八年來過著苦行僧般的自虐生活。

所以,慾望本身並不會給我們帶來快樂,甚至會帶來絕望。

 

 

為了研究“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沙哈爾曾做過一組對比研究。

他讓獲得大學終身教授職位的人與未獲得職位的人對自己的幸福感打分。


在學術界,終身教職意味著高聲望、高薪水與一生無憂的工作。


根據預期,那些獲得終身教職的人,幸福感應該會更高。


然而實驗結果卻表明,兩組人的分數相差無幾。

 

 

沙哈爾表示,當你通過取得名利上的成功,得到短暫的幸福感後,反而會面臨更大的孤獨和無助。

這些人一開始並不快樂,但他們會告訴自己說,“沒關係,只要我能夠成功,就能獲得幸福。”

但是這種慾望的滿足感往往是短暫的,並不會持久。

當他們發現慾望的滿足並不能解決他們的不快樂時,他們會比之前更沮喪,甚至是感到絕望。

因為在此之前,他們的生活中起碼還有美好的幻想,相信自己一旦得到某個東西,幸福就會降臨。

 

 

正如哲學家叔本華所說的:

“人生就像擺鐘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


當慾望得不到滿足時就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時就無聊。”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