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孤獨是常態,享受孤獨是姿態

活得孤獨是常態,享受孤獨是姿態
value101 2022-12-06 檢舉

 

熱愛鋼琴的他,為了迎合同學,開始去聽他不喜歡的搖滾樂;

明明很聰明的他,為了顯得合群,要努力去扮演一個傻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內心的孤獨感不僅沒消除,反而更加強烈。

直到某天,維特聽到一張鋼琴演奏專輯,是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

悠揚動聽的旋律,讓他瞬間沉浸進去,如痴如醉。

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偽裝,一直以來都是對自己真實想法的壓抑。

辯手顏如晶曾在《奇葩說》中說:

 

不合群只是表面上的孤獨,合群了才是內心的孤獨。

作家劉同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在讀高中的時候,他發現同學都不愛跟他玩,感到很孤單。

為了討好同學,他給一起打球的男同學買冰水,給女同學們帶早飯。

一段時間後他發現,只有在想喝水或想吃早飯的時候,同學們才會想起他。

這讓他領悟到,討好逢迎他人,可能表面對接了關係,但內心仍然逃脫不了冷落。

史鐵生說過這樣一番話:

“人生來只能注定是自己,注定是活在無數他人中間,並且是無法與他人徹底溝通。”

生活中,很多人都害怕孤獨,總想往人群裡走,以獲得歸屬感和認同感。

但一味去追求熱鬧,只能在無盡的喧嘩中喪失自我。

孤獨不僅是人生底色,也是我們生命中不可逾越的高牆。

你想方設法試圖掙脫它,只會讓自己備受煎熬。

 

3

享受孤獨,是內心豐富的開始。

美國詩人薩藤在《獨居日記》的開頭寫道:

“幾週以來我第一次獨處,又拾起了我真正的生活,說來也奇怪,朋友、熱戀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唯有獨處才是。”

薩藤前半生順風順水,每部作品都備受歡迎,獲得了很多榮譽。

成名後,她開始與各種人打交道,經常出席活動,還要應付大量拜訪和邀約。

慢慢地,她開始感到喘不過氣來,內心總是煩躁不安。

於是50歲時,聲譽正隆的她,辭掉一切社會職務,搬到海邊隱居。

在獨居歲月,她每天寫詩和日記,間歇時就打掃衛生,給鸚鵡餵水;

開始留意桌前的玫瑰花,窗外的樹葉和雨滴;

常常回憶過去的事情,也有時聽著廣播,就陷入沉思……

就這樣,她內心慢慢平靜下來,感到了久違的充實。

她覺得沒什麼是必須依靠他人的,一個人就能完成很多事,也足夠收穫幸福。

沈從文曾在文章中寫道:

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切的時節,你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個你自己。

當你遠離了喧囂紛擾,便無需在意別人的評價,也不用迎合他人的標準。

美學家蔣勳年輕時,經常背著包,帶著兩件襯衫,一個人就跑去旅行,讓心靈一次次“出走”。

作家木心放著好好的少爺不當,卻偏偏去人煙稀少的莫干山寫字畫畫,終為後人留下無數直抵內心的作品。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懂得與自己對話,我們才能接近最真實的自我。

很喜歡余華在《在細雨中呼喊》中的一段話:

我不再裝模作樣地擁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單之中,以真正的我開始了獨自的生活。

越是喧鬧,越是寂寞;越是孤獨,越是豐富。

真正清醒的人,不再趕赴一場又一場熱鬧,也無需再從人群裡汲取滿足感。

而是不斷往內走,避開紛擾的人群,在獨處中享受屬於自己的平靜。

一百多年前,哲學家梭羅帶著一把斧頭,來到瓦爾登湖隱居。

有人就問他:“你一個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獨吧?”

梭羅回答說:

為什麼會感到孤獨?我喜歡獨處,我從沒遇到過比孤獨更好的伴侶。

人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感受到最真實的自我。

享受孤獨的過程,也是一個人走向自己、沉澱內心的過程。

點個贊吧  ,願我們學會與孤獨為伴,清醒自足地過好這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