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後,人間最清醒:篩選,過濾,沉澱

30歲以後,人間最清醒:篩選,過濾,沉澱
value101 2022-12-05 檢舉

 

30歲以後,學會過濾那些負面情緒。

煩躁時,不如去小區樓下跑一圈,讓苦悶隨著汗水排出去;

難過時,試著讀一本好書,看部電影,把注意力轉移到喜歡的事情上。

始終保持平心靜氣,我們才能從容應對歲月的風浪,活得舒心愜意。

 

2. 過濾膨脹物慾

漫畫大師蔡志忠,年輕時買豪車,購豪宅,一度擁有10套房產。

可隨著物質的增多,他內心卻感到越來越疲累。

後來他意識到,在追逐物慾的同時,物慾也在佔有你。

於是,他開始降低物質需求,一日三餐清粥加饅頭,一年四季就幾套白襯衫。

他把全部精力,用在閱讀、寫作和畫畫上,活得豐盈自足。

伊壁鳩魯說:“凡不能滿足於少量物質的人,再多的物質也不會使他們滿足。”

年輕時,我們總渴望擁有更多,可隨著閱歷增長,你會發現:

物質的增加,並不能帶來快樂,反而讓人深陷慾望無法抽身。

年過三十,學會低配生活。

放下浮躁的心,克制消費欲,捨棄求而不得的貪念。

物質簡單了,你才能去追求內心的豐盛,去過更有價值的人生。

 

3. 過濾外界噪音

韓寒曾說過:“做事是你的原則,碎嘴是他人的權利。”

人到中年,接觸的世界大了,要面對的人和事也更多。

無論你處在什麼位置,都逃不開他人的說長道短與指手畫腳。

你若是太過在意別人的態度,它就成了一種困擾,讓你寸步難行。

有人曾問作家馮唐,如何看待外界的評價。

他輕飄飄地回道:“那些評價,好的壞的,關我屁事,都是他們的事。”

的確,人這一生想要活得自在,就要有些“關我屁事”的勇氣。

沒有人可以阻止別人的評價,但你可以選擇不聽。

有句話非常贊同:“止謗莫如自修。”

面對別人的中傷,最好的回應,就是提升自己。

30歲之後,學會過濾外界的噪音,專注自身,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3

沉澱

《半山文集》裡說:“水之清澈,在於沉澱;山之厚重,在於蓄勢。”

人生也是如此,洗盡鉛華,才能顯出圓潤光芒。

30歲之後,學會積累與沈淀,打磨本事,修煉心態,將生活過得熠熠生輝。

 

1. 沉澱過往經驗

日本大廚栗原晴美,每一天都在與“犯錯”作戰。

有次為了研究一種蘋果撻,她用掉了十多箱蘋果。

前後耗費數月,不停地試錯、修正,這才得出了最美味的配方。

10年間,她自創了4000多種菜譜,被譽為家政女王。

很多人問她成功的秘訣,她表示:就是不停地從失敗中總結經驗。

馬克思也說:“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跤,而且人只有經過摔跤,才能學會走路。”

行至中年,每個人都難免遭遇挫折,飽受生活的打擊。

但可怕的不是犯錯,是犯錯以後,沒有反思的能力。

到了30歲,多從錯誤裡汲取教訓,在失敗中總結方法。

善於沉澱經驗的人,才能避開踩過的坑,不會被生活打倒。

 

2. 沉澱自身能力

網上一直有個熱門話題:“為什麼30歲以後,很多人都會失業?”

其中有個高讚回答說:

因為世上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的生活,更沒有所謂的鐵飯碗。

 

30歲是人生的分流階段,能力強的人繼續往上走,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只能出局。

人到中年,我們都要面對時代的變化,迎接未知的風險與挑戰。

在劇烈動盪中,你的實力,才是你安身立命最大的底氣。

有人說,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做別人做不了或不願做的事情,一種是把別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到頂尖。

30歲以後,懂得深耕自己,沉澱技能,才能為自己不斷增值。

 

3. 沉澱人生心態

現實中,沒有誰的生活會一帆風順,沒有誰的人生會一直歲月安穩。

尤其對30歲的人而言,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是一地雞毛。

坎坷曲折在所難免,榮辱苦樂更是尋常際遇。

只有用平常心面對,做事才會坦然輕鬆,生活才能怡然自得。

正如賈平凹所說:

“人的一生,苦也罷,樂也罷;得也罷,失也罷,要緊的是心間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

中年之際,心態擺正了,生活才不易傾斜。

無論處在什麼境地,保持內心的平和,才能不被外在世界影響,過得富足安然。

30歲以後,學會沉澱自己的心態。

得失不慮,榮辱不驚,以一顆平常心,守得云開見月明。

 

林語堂先生說:

“生活的智慧在於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人生本來辛苦,若是背負太多,只會讓生命的旅途更加沉重。

30歲以後,真正的清醒,是學會給自己減負。

對生活進行篩选和過濾,摒棄多餘的負累,默默沉澱,實現人生的蛻變。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