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這種氛圍,孩子容易生病

家裡有這種氛圍,孩子容易生病
value101 2022-12-02 檢舉

 

 

在心理行業呆久了,看的人和聽的故事越多,我越發現:

 

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不是不被愛,而是源於一種「分裂的愛」。

 

比如:

 

在家庭中,養育者A愛孩子,養育者B也愛孩子;

 

但他們彼此間又相互排斥、相互嫌隙,從而導致他們傳遞給孩子的愛,是分裂的。

 

這種「分裂的愛」 同時投射到孩子身上,往往很容易引起Ta內在的分裂與衝突。

 

我的來訪者小天,就是如此。

 

 

在一個35度的夏天,16歲的小天被媽媽帶來諮詢室。

 

他裹著一件長袖,兩眼無神,沉默寡言,呆滯地看著空無一物的桌面。

 

我問道:“為什麼這麼熱的天氣,還穿長袖?”

 

“他的手臂上、身上都是自己劃的傷。”媽媽急促地替他回答,語氣裡帶著些許羞恥、緊張和憤怒。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見到過自殘的各種形式。

 

但面對眼前這位傷痕累累的小天,我還是忍不住感到難過、震驚:

 

一個正值花樣年華的少年,為什麼要用這麼殘忍的方式來傷害自己?

 

帶著這個困惑,我嘗試去了解他的家庭情況:

 

小天父母常年在外忙碌,他從小由奶奶帶大。

 

在家裡,奶奶幾乎等同於“皇太后”。

 

她覺得自己對家庭的功勞最大,照顧孫子最辛苦,從不掩飾對小天媽媽的不滿,還經常在小天面前數落他媽媽。

 

而小天的媽媽呢,則像一位“僕人”。

 

文化程度不高,為了維持家庭收入,常年在外奔波,在家還經常被婆婆瞧不起,甚至有意刁難。

 

面對著婆婆的“陰陽怪氣”,她也會忍不住在小天面前,直接跟婆婆吵起來。

 

每每到這個時候,小天都會被嚇得大哭,跑過去向爸爸尋求幫助。

 

一開始,爸爸還會作勢拉拉架,各自勸慰幾句。

 

但後來時間長了,他也開始不耐煩,乾脆直接躲起來,眼不見為淨。

 

在諮詢室裡,談及奶奶與媽媽互相厭惡、刁難甚至咒罵的場景,小天的眼神充滿了無助。

 

他說自己時常有一種割裂的感覺,像是有兩股力量,在拚命拉扯著。

 

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分裂的愛」

 

在這樣的氛圍下,小天的內心充滿了矛盾:

 

我到底應該跟著奶奶一起嫌棄媽媽?

還是應該幫著媽媽一起反抗奶奶?

 

似乎無論選擇認同哪一方,都會對另一方造成傷害。

 

可問題是,這兩個人都是他最親最近的人吶,他怎麼可以去傷害她們呢?

 

在這樣反复糾結、反復自責的內耗中,小天逐漸陷入了抑鬱——

 

無心學習,成績下降,覺得活著沒意思。

 

為了迴避內心的痛苦,他開始用刀割自己的身體,企圖用身體的疼痛,覆蓋內心的疼痛。

 

一開始,他不露聲色,家人也沒有察覺。

 

直到夏天來臨,媽媽無意間撩起他長長的袖子,才發現他全身上下早已傷痕累累。

 

那個時候她才意識到,表面上雲淡風輕的小天,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也由此,媽媽憂心忡忡地帶著小天找到了我。

 

 

在諮詢室裡,聽著我一點點解釋孩子症狀背後的緣由,小天媽媽充滿了不解:

 

我跟婆婆吵架,又不是跟小天吵,為什麼小天會抑鬱?

 

接下來,我們就著小天媽媽的困惑,來回答:

 

為什麼大人吵架,出問題的卻是孩子?

 

正常來說,在孩子心中,通常會有兩種不同的父母形象:

 

內在父母真實父母

 

前者是撫養者在孩子心中內化的形象;

後者則是孩子現實中親生父母的形象。

 

如果孩子從小由父母養大,那麼Ta的內在父母和真實父母就是合一的;

 

但如果,孩子從小由父母以外的人養大,那麼Ta的內在父母和真實父母就是不同的。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孩子的內在父母與真實父母不合,就會很容易在孩子傳遞一種「分裂的愛」,造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孩子麵對這2類父母,內心的情感動力是不一致的。

 

面對內在父母,孩子發自內心地服從,就像有的動物對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撫養者,會自然地將其作為跟隨和模仿對像一樣;

 

而面對真實父母,孩子更多是趨於現實規則 的服從:因為你是我的爸爸媽媽,所以我要聽你的話,要孝順你,愛你。

 

如果一個孩子的內在父母和真實父母和睦相處,給孩子傳遞的是「一致的愛」 :我們愛你;

 

那麼,孩子也會自然而然地回饋給他們一致的愛:我愛你們;

 

但如果,內在父母與真實父母彼此不合,給孩子傳遞的是「分裂的愛」 :一方愛自己,而另一方卻不愛自己。

 

那麼,孩子也會很容易由此陷入巨大的混亂:到底誰愛我,誰不愛我?我應該愛誰,不愛誰。

 

比如前面案例中的小天。

 

他由奶奶撫養長大,他的內在父母形象主要是奶奶。

 

當奶奶和媽媽爭吵時,在小天內心,就是內在父母和真實父母在發生衝突,相互攻擊。

 

他不知道聽誰的,該幫誰,陷入一種左右為難的境地。

 

無論是選擇了奶奶還是媽媽,都意味著會攻擊另外一方,都會產生內疚感。

 

為了規避內疚,他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

 

向內攻擊,懲罰自己 ——這樣就不會傷害到奶奶或是媽媽了。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小天不僅陷入抑鬱,還自殘。

 

 

事實上,在現代家庭中,這種「分裂的愛」並不少見。

 

比如:

 

媳婦與婆婆不和,女婿與丈母娘不和,彼此常常在孩子麵前相互貶損、攻擊對方;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