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父母的人,最不敢聊的秘密

這是當父母的人,最不敢聊的秘密
value101 2022-12-02 檢舉

 

 

很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這樣一句話:

 

“我希望你好。”

 

我相信這句話是真心的。

 

為了讓孩子好,父母確實做了不少努力。

 

但與此同時,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

 

在“我希望你好”的背後,通常還存在一個隱形競爭——

 

我希望你好,但不希望你比我好。

 

我這樣說,也許很多父母都不同意,甚至還會抗拒。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是真切存在的。

 

 

先分享2個真實的案例。

 

案例一:

 

男孩A成長於一個“女強男弱”的家庭。

 

在A的印象裡,父親性格軟弱,從不輕易得罪任何人。

 

平時他在學校受到欺負,父親雖會心疼他,並安慰他,但從不會站出來保護他。

 

有一回,他實在氣不過,跟欺負他的同學打了起來。

 

使出九牛二虎的蠻勁,他終於打贏了。

 

他滿心歡喜地跑回家裡,分享自己“英勇鬥敵”的故事。

 

沒想到,一向軟弱無力的父親,突然站起來,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從那以後,父親對他的關懷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常常莫名其妙的訓斥。

 

案例二:

 

女孩C有一個非常愛美的母親。

 

從小到大,母親最常做的事情就是:

 

給女兒買各種衣服,將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帶她出去拍照。

 

大學期間,C獨自外出旅行。

 

在旅途中,她穿著最漂亮的衣服,擺著最優美的姿勢,拍了很多照片。

 

回到家裡,親戚朋友紛紛對著照片圍觀讚歎。

 

但她的母親卻一反常態,遠遠地坐在角落裡,一聲不吭。

 

從那以後,母親開始在“美”這件事上,有意無意地貶低她——

 

一會兒說女兒挑衣服的眼光差,一會兒說女兒的身形五官不如自己精緻……

 

以上就是典型的:

 

我希望你好——

 

男孩A在外受到欺負時,父親會心疼他、安慰他;

 

女孩C年幼時,母親會給她買漂亮衣服,並帶著她一起“變美”……

 

但不希望你比我好——

 

A打架贏了,比父親更有力量了,結果卻被父親扇了一巴掌;

 

C拍了照片,比母親更“美”了,結果卻被母親各種貶低……

 

換而言之,

 

父母與孩子,除了愛與聯結以外,還存在另一個隱秘的關係:

 

競爭。

 

 

談到父母與孩子的競爭,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俄狄浦斯衝突。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神話裡的一個悲劇人物。

 

他剛出生的時候,因為一個“殺父娶母”的預言,被父親遺棄到荒野。

 

長大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並娶了自己的母親。

 

後來真相大白的時候,他百感交集,並刺瞎了自己的雙眼作為懲罰。

 

當然,在心理學領域,它不是指真殺真娶,而是一個隱喻——

 

象徵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競爭。

 

我們拿男孩子來舉例。

 

相信不少男孩子,小時候都曾幻想過要完全“佔有”媽媽——

 

偎依在媽媽懷裡,不讓媽媽做其它事情,也不許別人靠近媽媽。

 

但卻始終面臨一個阻礙:

 

因為媽媽的旁邊,還有一個更強大的男人在那裡“虎視眈眈”,也就是爸爸。

 

這個時候,男孩對父親的敵意就產生了。

 

男孩長大的過程,既需要有一個健康的媽媽,能夠主動從孩子身邊分離。

 

也需要有一個健康的爸爸,能夠承接住孩子的敵意,並予以接納、涵容。

 

只有這樣,男孩最終才有可能走出俄狄浦斯衝突——放下對母親的佔有,放下對父親的敵意。

 

但在現實生活中,極少有父母能夠同時做到這2點。

 

更常見的是,

 

很多女性在做了媽媽後,就把所有註意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冷落老公。

 

很多男性在做了爸爸後,就以權威自居,容不得孩子“在太歲頭上動土”。

 

就像案例一的場景:

 

兒子打架打贏了,一向軟弱的父親,卻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

 

追溯到俄狄浦斯衝突,它的隱喻就是——

 

父親感受到了兒子力量的威脅,所以他需要通過這一巴掌來證明:

 

我比你強。

 

這一切,無疑會進一步加劇男孩與父親之間的矛盾。

 

同樣的,女孩子與母親,也是如此。

 

雖然在中國,大多數女孩子與父親並不親近。

 

但母親與女兒之間的俄狄浦斯衝突,依然是存在的。

 

有時候,它會像案例二那樣,母親對女兒直接的貶低。

 

更多時候,它會以一種“母女共生”的形式存在。

 

即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女兒,女兒也全然依賴著母親。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極致的愛 ”。

 

但實際上,它也是俄狄浦斯衝突的經典呈現。

 

因為面對一個無所不能的母親,女兒的成長會無形中被壓制。

 

“反正媽媽什麼事都能搞定,不需要我來操心。”

 

也就是說,女兒一開始就認同了母親,還沒戰鬥就認輸了。

 

 

那麼,俄狄浦斯衝突,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什麼影響呢?

 

從希臘神話俄狄浦斯王的結局,可以略窺一二。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戰勝了父親,並娶了母親。

 

但真相大白的時候,他卻將自己的眼珠子挖了出來,作為自我懲罰。

 

在這裡,我再強調一遍,它不是指真殺真娶,而是一個隱喻——

 

象徵著孩子對超越父母的恐懼。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