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有一種聰明,叫示弱
《三國演義》描寫了四百多個人物,大抵是足智多謀,或孔武有力的奇人。
誰也料想不到,這樣一個群英薈萃的三國亂世,最終卻歸於司馬一家。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奪曹魏政權,後其孫司馬炎平定東吳,建立晉朝。
亂世紛爭中,為何司馬懿能成為最後贏家?
司馬懿用四十一年蟄伏隱忍的歷練,告訴我們:
能忍別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別人所不能成。
懂得示弱於人,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智慧,是一種克制律己的強大。
弱者逞強,強者示弱
建安十三年,司馬懿應曹操徵辟,入朝任職。
此時,曹操的手下還有一名官員,名叫楊修。
兩人論才情難分伯仲,一度都是深受曹操賞識又為其所忌的人才。
但在為人風格上,楊修與司馬懿卻完全不同。
恃才放曠的楊修,總是喜歡賣弄學識,一有機會就到處展示自己的才華。
曹操在新修的宮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他便直接告訴修建工,說曹操是嫌門太“闊”了。
曹操在塞北進貢的一盒酥上寫了“一口酥”,他又當場猜出“一人一口”的意思,當仁不讓吃了起來。
雖然這些言行,確實可以證明他的聰明多智。
可他忘了,生性多疑的曹操,怎會容許他人一直看穿自己的心思。
而此時的司馬懿,卻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藏鋒守拙。
在曹操身邊,他從不張揚,不說任何不該說的話。
曹操知道司馬懿有雄才大志,也對司馬懿動過殺心。
曾因“三馬拱槽”之夢而猜忌司馬懿,後又因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而將其視為心腹之患。
好在這些,都被司馬懿以老實本分、勤懇低調的行事態度一一化解。
最終,楊修被曹操藉機處死。
反觀司馬懿,不僅躲過了生死危機,還得到更多機遇,從文學掾一路升任為太子中庶。
後來的事實證明,曹操的猜測是對的。
司馬懿不是沒有抱負,相反,他的野心要遠超一般人。
但他知道,欲有所取,終有所蔽。
也正是因為善於退讓,他才能在後來連續受到四代君主的重用,成為曹魏權臣。
《菜根譚》中有言:
“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
高調逞強,只會彰顯淺薄,惹來禍端。
學會隱藏鋒芒,韜光養晦,才能保全自我。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藏器於身,方能待時而動。
示弱,非懦弱,而是強者主動選擇的謀略。
格局越大,姿態越低
曹操病逝,曹丕的繼任,是司馬懿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曹丕對司馬懿極為看重,繼位沒多久,司馬懿就被其連連冊封,官至副宰相。
他終於可以扭轉過去處處受曹操壓制的處境,迎來嶄露頭角的時機。
他為曹丕出謀劃策,制定新政,創辦尚書台,招攬了很多人才。
在他的穩紮穩打下,魏室的基業日益壯大。
可他絲毫沒有因此而居功自傲,依然步步為營,謹慎行事。
公元224年,曹丕攻打吳國,任命司馬懿為撫軍大將領兵五千,鎮守許昌,代理國政。
對於一個文臣而言,能執掌軍權,本該是莫大榮耀。
司馬懿卻力辭不受,後來是被曹丕一句“如今冊封你不是加以優榮,而是要你為我分憂”,才不得不擔下重任。
何以如此?
因為他很明白,坐任何位置,都要用實力說話。
羽翼未豐時,自己最需要做的,就是放低姿態,養精蓄銳。
他在等,等一個真正可以展示他軍事才能的時機。
直到七年後,這個機會終於來臨。
公元226年,曹丕病故,年僅22歲的曹叡登基為明帝。
東吳孫權得知消息,趁亂出兵圍困江夏城,幸得司馬懿率軍出擊迎戰,才得以大敗吳寇。
有了這一赫赫戰功,司馬懿被升任為驃騎大將軍,實至名歸。
彼時,在同為輔政大臣的四人中,曹真與曹休都以善於帶兵作戰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