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
value101 2022-07-02 檢舉

 

林語堂在《人生的盛宴》中寫道:“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蔣勳在《孤獨六講》開篇寫道:“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莊子·天下》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提起孤獨,大多人都認為這種狀態是一種病態,這種人是怪物。這樣理解“孤獨”,屬於一種低層次的認知。

 

其實,“孤”字,在古文中為王者,意味著高高在上,而高處不勝寒,無奈只能獨自做依。

 

而孤獨的最高境界,是獨處的能力。

 

獨處意義上的孤獨,能夠撥開人生迷霧,讓心靈遊於物外,與天地精神往來,看清生命的真相。

 

一、獨處,是紛擾生活的最高炫耀

 

張愛玲在《半生緣》中說: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那麼多人到了樓下,不立即下車上樓,反而要在車裡坐很久?”

 

一個高讚的回答引用了《愛家·親密有間》的視頻,其中一個男人是這樣說的:

 

可能到樓下了,抽支煙,感覺好像把自己心情平復一下,可能她覺得我不夠努力,我還是比較難做到她的要求,要說這個家庭其實也面臨挺大的一個壓力,老人看病又非常花錢……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

 

簡單的幾句話,卻非常扎心。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漸漸發現,越長大,我們的時間就越不屬於自己。我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貢獻了給了親人、朋友、工作,唯獨沒有留出足夠的時間給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無可奈何。

 

一個安靜的空間,卸去一天的疲憊,給自己一個獨處的空間,釋放自己,溫潤滋養,似陶淵明那般,在經歷了人世間的紛紛擾擾後,邁入鄉間,耕闢屬於自己的一片田園,在車裡,亦或是廁所,亦或是房間裡,片刻的獨處,我們便可以盡情釋放自己所有的情緒,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但這樣的獨處,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奢侈,而且難以企及。

 

賈平凹聲名鵲起後,許多人慕名而來,這樣的輝煌熱鬧,讓他越來越害怕“敲門聲”。因為他不好意思拒絕,所以只能迎接這些賓客,自己的生活節奏也因此被打亂。

 

後來,賈平凹染上了乙肝病毒,這也成為了他拒絕別人叨擾的理由,偶爾有不知情的人到訪,得知他得到了病,便匆匆告辭。

 

賈平凹也因此得到了屬於自己獨處的時光,身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展。

 

餘生不長,生活紛擾難免。

 

獨處,是成年人最貴的奢侈品,是最高的炫耀,值得好好珍惜。

 

二、獨處,是自我提升的黃金時間

 

人終究是要孤獨地走完這一生,在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一直無時無刻的陪伴在我們身邊。

 

人總會有一段時間,孑然一身,在孤獨中度日,在孤獨中疲倦。

 

但也許,這些看似孤獨的日子,實際上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般難熬。

 

孤獨未必會毀掉一個人,但可以豐富一個人。

 

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時間在流動,空間在靜止,這樣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

 

《孫子·謀攻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同樣,在生活中,如果不了解別人,也不了解自己,整個人生很難圓滿。

 

而獨處,實際上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機會。

 

成功的機會,往往蘊藏在獨處的時間中。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了吳國。

 

蘇武牧羊,耐得住塞苦寒寂寞,最終得以歸朝。

 

居里夫人,三年時間反複試驗,最終發現放射性物質鐳。

 

美國作家梭羅,獨自一人在瓦爾登湖隱居,將時間與筆墨結合,創作了經典的《瓦爾登湖》。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每天在書房獨處6個小時,完成了《物種起源》。

 

我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鋃鐺入獄、身體和精神遭受雙重打擊後,在14年的時間裡,創作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一個人的時候,反而可以讓自己有時間深深地紮進土裡汲取養分,不驕不躁,耐心地面對自己的處境,認清自己,不再迷茫、不再焦慮、不再混亂,為自己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

 

每一次獨處,都是在洗滌自己的靈魂,清除紛擾世界的負面影響,能夠真正的沉澱、積累和認識自己。

 

獨處,讓人有更多的時間審視自己,且不用在不同身份之間轉換,這一刻,真正的自己就會出現。

 

而那些看似喜歡熱鬧,對他人曲意迎合的人,每當安靜下來,就渴望熱鬧,精神世界大多都是貧瘠的、空虛的。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