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有福氣,往往是聽懂這三句話
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善聽者,善納賢言,善聽直言,善聞真言。
善聽者,方能自明,方能智行,方能有所成就。
聽得進勸告,是一種智慧
諺語說:“聽人勸,得一半。”
聽從別人的勸告,就能使自己有所收穫。
公元205年,劉邦背棄休戰條約,命韓信、彭越各自揮師固陵,與他一起合擊項羽。
當劉邦打到固陵,卻發現韓信和彭越沒有前來。
劉邦率領的孤軍被楚軍猛攻,損失兩萬多人,劉邦也被打得抱頭鼠竄,他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詢問張良如何脫困。
張良告訴劉邦,韓信被封為齊王,但他知道這封賞並不是劉邦心甘情願給的,而彭越屢建戰功,一心想做諸侯王,劉邦也一直沒有分封。
此時項羽已經快要滅亡,韓信與彭越卻沒有得到任何獎賞,自然心中不滿,因此在劉邦最需要的時候按兵不動。
分析完形勢,張良提議劉邦為韓彭二人分封領地。劉邦依計而行,果然韓信和彭越迅速出兵,將項羽和楚軍團團圍住。
合圍之後,劉邦率領三軍將項羽追至垓下,項羽兵敗自刎,劉邦成為楚漢戰爭的贏家。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
當年項羽不聽范增告誡,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讓劉邦有了反撲的機會;身陷困局的劉邦聽從張良的勸說,不僅轉敗為勝,還贏得了天下。
固執的人堅持己見、不聽勸告,必然會多走很多彎路。
聽得進勸告的人,能夠學習並結合他人經驗和方法,更快地找到問題的突破口,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有人說:“一人之計短,兩人之計長。”
一個人的思維總有局限性,人多主意多、辦法多。
遇到事情,不妨聽聽身邊人的意見,借助別人的建議,解決自己的難題,其實是一種智慧。
聽得了批評,是一種修養
有人說:
能放下面子,丟掉玻璃心,接受別人的批評,也就接受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聽得了批評的人不自負、不狹隘,他們擁有堅韌的內心和豁達的氣度。
現代畫家徐悲鴻被譽為“畫壇金陵三傑”之一,他不僅繪畫才華過人,更能虛心接受批評、謙遜接受他人意見。
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評議作品,一位農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指著徐悲鴻的畫說:“先生,您畫上的鴨子畫錯了。您畫的是麻鴨,雌麻鴨的尾巴很短,您卻畫得那麼長。”
他指的那幅畫,正是徐悲鴻正在展出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畫中的麻鴨尾羽長且捲曲,美麗靈動。
聽到他這樣說,一名工作人員馬上上前想要阻止他,周圍的人也開始小聲議論:“一個農民懂什麼?”
徐悲鴻卻連忙擺手示意,讓工作人員不要阻止那個人,並認真請教起來。
那個人告訴徐悲鴻:“雄麻鴨羽毛鮮豔,尾巴上的羽毛長且捲曲;雌麻鴨毛為褐色,尾巴很短。”
徐悲鴻接受了批評和指正,並向那個人道謝,後來經過證實,畫中的麻鴨尾羽的確畫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