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的關係,不是三觀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

最舒服的關係,不是三觀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
value101 2021-09-16 檢舉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

特別喜歡連岳先生說過的一句話:

“允許他人的道德觀、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將消除世上90%以上的煩惱。”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

一味強求他人與自己相同,只會滋生許多矛盾和煩惱。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應該是學會兼容不同的三觀和審美,如此才能成就更好地彼此。

01

心理學中,將一個人的認知劃分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一元思維模式。

這類人,以自我為中心,聽不見其他不同的觀點。

覺得別人都是錯的,只有自己是對的,總想讓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結果呢?

不僅鬧得別人不舒服,還顯得自己很狹隘。

有一段時間,高曉鬆有一個觀點特別火,他認為生活不隻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而他的朋友竇文濤,恰好與他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反。

竇文濤特別執著於買房,寧願省吃儉用,也一定要在香港買一套小房子。

所以,高曉松每次見到竇文濤,都會批評他的理念,勸說他別這麼俗氣。

竇文濤聽在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詩與遠方是高曉鬆的追求,但不符合他的實際。

回首竇文濤的經歷,90年代初,竇文濤從廣州到香港發展。

香港的房價,高得離譜,想買房難如登天。

竇文濤租了二十多年的房子,每次搬家,都讓他心力交瘁。

所以他在心裡發誓,無論如何,都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這其中種種心酸,絕對是從小在優渥條件下長大的高曉松無法體會的。

所以後來竇文濤也說了:

“生活就像一塊布,各有其細緻明豔的正面,也有粗糙暗淡的背面。高曉松再勸我追求詩和遠方時,我都會默默想我們不一樣。”

最舒服的關係,不是三觀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

 

02

類似的事情,我們身邊其實不少。

自己喜歡看中外古典名著,就認為網絡小說低俗;

自己喜歡在大城市拼搏,就認為小城市的人貪圖安逸沒有未來;

自己嚮往婚姻,就勸別人也早點結婚生子......

這種“一元思維”的結果,只會讓自己的眼界格局越來越受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奇葩說》,或者類似的辯論類節目。

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在一個辯題剛出現的時候,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論。

但當選手開始陳述自己的觀點時,我們的看法會在不同立場中搖擺不定。

正方或者反方,都有很能打動你的理由。

所以你看,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固定的、正確的三觀。

立場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觀點。

我們只能要求自己,不能要求別人。

如果總是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指導別人的人生,只會給人以壓迫感,讓彼此都不舒服。

最舒服的關係,不是三觀相同,而是互相兼容、彼此成就

 

03

認知的第二種模式,叫二元思維模式。

擁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能同時兼容不同的觀點和人,我也許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的意見。

既能夠和喜歡的人相處,也能夠和不喜歡的人互相尊重。

北宋曾經有兩個宰相。

一個叫司馬光,一個叫王安石。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改革派。

在廟堂上,兩人是死對頭,彼此都認為自己比對方高明,對方的執政方針荒謬至極。

所以,在爭權的過程中,二人都不客氣,向對方痛下殺手。

鬥爭的結果是,王安石獲勝,司馬光被趕下了宰相寶座。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