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10年50條思考: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

段永平10年50條思考: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
value101 2021-05-07 檢舉

 

 

22.你看死掉的企業哪一家是被別人打死的?還不都是自己犯錯死的!世界上長青樹企業,哪一家不是中規中矩地按照企業規則在操作?大浪淘沙,在中國,最終在世界上能夠站住腳,能夠真正做大做強的一定是嚴格按企業規則辦事的企業家。這就像只有九段棋手才能下出職業九段的圍棋來一樣。

 

23.所謂的“偉大的公司”裡往往有一個“stop doing list“ 指的大概就是這個了。有興趣可以看看兩本書:《優秀到卓越》和《基業長青》(《Good to Great》 and 《Builtto Last》。

 

24.這是《喬布斯傳》最後一章“遺產:無比輝煌的創新天堂”中的一段自述,我反复讀了很多遍,字裡行間躍然紙上的是一個雖有陰暗面卻始終閃亮的靈魂。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曾經總結過偉大企業的其中一項特質是“利潤之上的追求” ,喬布斯和他的蘋果給予了這項特質以最完美的詮釋。

 

①有“利潤之上”的追求則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質,就會更容易堅持做對的事情或者說更不容易做錯的事情,就不大會受到短期的誘惑而偏離大方向。

②如果你是一個有“利潤之上”追求的manager ,你就會找到很多ideas,但如果不是,別人怎麼說你都會用功利的角度看的。

補充一點:有“利潤之上”追求並不是好企業的充分條件,但有“利潤之上”追求的企業成為好企業的概率要比一般企業大很多,時間越長差別越大。

 

25.“好公司”的定義是什麼?“失敗”的定義是什麼?沒定義怎麼討論?如果“好公司”的定義是那些做事“成功率”遠高於一般公司的公司的話,那麼“失敗”的定義就該是那些高“成功率”外“失敗”的那些個案。

 

所謂的“好公司”我覺得應該是有原則的公司,不是單純利潤導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對的事情(或者說,知道什麼樣的事情不該做),然後去追求高效率把事情做對的公司。

 

事情做對的過程是個學習的過程,誰都會犯錯誤,好公司也不例外。

 

26.沒有強大的文化,就不會有偉大的公司。

 

27.步步高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能夠長期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是企業所特有的、能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具有延展性,並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技術或能力。

 

所謂企業文化講的就是什麼是對的事情(或者說哪些是不對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對的事情做對。

 

28.正直和誠信--integrity。這是所有偉大企業的共性,也是出問題的企業的最大“漏斗”。

 

29.“資本支出大的行業不容易出現好企業”,我同意這個觀點。

 

30.只有極少數的企業是真的在骨子裡具有“消費者導向”同時又具備實現“消費者導向”的能力的,這些公司最後往往會被人們稱為“偉大的公司”。沒有“利潤之上”的追求的公司不大會真的有“消費者導向”的文化,最後也不大可能成為“偉大的公司”。具有“利潤之上”的追求的公司往往多少具有了“消費者導向”的文化或叫基因,在某些條件下就有可能會慢慢變成“偉大的公司”。公司是由人來經營的,所以“偉大的公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時間有可能會改變一些東西,讓一些“偉大的公司”變回到不那麼偉大。

 

31.“守正不出奇”的意思是“守正”不是為了“出奇”。很多說“守正出奇”時腦子裡想的都是“出奇制勝”,“彎道超車”啥的。好企業的“奇兵”大多都是熬出來的,不然也奇不了多久。

 

32.所有的高手都是敢為天下後的,只是做的比別人更好。

 

我們公司成功不是偶然的,堅持自己的“Stop Doing List”,篩合夥人,篩供貨商,慢慢地就會攢下好圈子,長期來看很有價值。

 

敢為天下後,指的是產品類別,是因為你猜市場的需求往往很難,但是別人已經把需求明確了,你去滿足這個需求,就更確定。(敢為天下後指的是“做對的事情”,後中爭先指的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

 

二、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33.對我來說,事業從來沒有過寵物的感覺,倒是有點像自己的小孩,我並不擁有但非常開心伴隨其長大。

 

34.讀中歐時曾經看過企業家最重要的品質是integrity(誠信),所以大概違背integrity 的品質可能會是致命的吧,時間足夠長的話。

 

35.實際上,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講,重要的事是建立公司的各項製度,設定公司的服務章程,把重要的事都做好了,剩下的事員工自己就能處理好。

 

36.我當CEO的時候並沒有一個時間分配表,但大致知道什麼是重要的。簡而言之,不要讓重要的事情變成緊急的事情。

 

37.我覺得創業最重要的是創業者會覺得自己的產品或想法能夠提供點別人提供不了的東西。如果只是想做生意,成功的概率會小很多。供需失衡的“賽場”大概沒人可以在創業前就“選到”的,就算碰上了也很快會掉進紅海。舉個簡單的例子:茅台的供不應求可不是一個創業者創業前計劃好的。

 

38.凡是員工見到領導就戰戰兢兢的公司,時間長了都會出問題的。因為這種公司員工大多都會慢慢變得沒有擔待,凡事希望交給上級去決定,效率慢慢會降低。除非這種公司的產品非常聚焦,大老闆確實可以照顧到所有大方面,不然早晚會出問題的。我覺得日本企業這些年在有些行業出問題就是這個原因。(2018)

 

39.關於授權的問題,能比我理解得更好或做的更好的人確實不多。授權的過程一般是: 指示、指導、協商、授權、放權,最後一條是never out of control (只有好的文化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這裡最重要的還是“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

 

三、如何組建穩固的團隊?

 

40.企業首先要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招的人必須符合這個核心價值觀。

 

41.人才的合適性往往比合格性重要。

 

合格性指的是能力,合適性指的是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企業內部培養的人合適性強,有時候企業裡某些崗位外來引進人才合格性好。合適性比較難培養,需要很長時間,有時很長時間也沒用。而合格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合格性是可以通過培訓提高的,合適性很難改變。企業文化如何傳遞的問題建議看韋爾奇的《贏》。

 

許多公司挑人時是首先看合格性的,概率上就容易出問題,許多公司本身價值觀就有問題,選人自然就困難了。不合適的人管理公司的風險很多時候是難以控制的,結果公司很可能就會垮掉。企業文化比較好的公司往往會更快發現問題,所以糾正的機會會大很多,存活下來的概率就會大很多。

 

42.好公司的收入一般都不是最高的。我在中歐EMBA 時學過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錢是保健因子而不是激勵因子。

 

企業員工的收入其實是保健因子,就是少了不行,多了沒用的東西。當然這個多少有時候不一定是絕對值,很多時候會體現為相對值(就是一定比例)。提升團隊的凝聚力靠加錢是沒用的,但減少錢會有顯著的破壞力。

 

激勵因子大概就是和錢沒直接關係卻讓大家在一起工作很開心的那些東西,也可以叫利潤之上的追求。

 

43.很難有企業不靠創新可以生存下來的,但創新是指在用戶導向前提下的創新,而不是為了不同而不同的創新。我們公司把這叫差異化,也就是滿足用戶需要而別人還沒有提供的東西。當然,用戶需要而大家已經提供的東西我們絕對不能少。盲目創新是危險的,而消費者導向前提下的創新是企業生存的一個重要基礎。

段永平10年50條思考: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

 

投資:何為價值投資?

 

44.right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對的生意,對的人,對的價錢。這是老巴說的。)對的生意說的就是生意模式,對的人指的就是企業文化。price 沒有那麼重要,business 和people 最重要。culture 跟founder (創始人)有很大關係。business model,就是賺錢的方式,這個是你必須自己去悟的,我沒法兒告訴你。就像如果你不打高爾夫,我是無法告訴你它的樂趣的。

 

45.多數人在投資時很習慣去看有沒有“把事情做對”這點,從而會很容易掉進短期表現當中。

 

即使是偉大的企業在“做對的事情”的過程當中也是可能會犯錯的,因為“把事情做對”往往需要一個過程。所謂“長期投資”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要能夠相信堅持“做對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後會“把事情做對”。

 

46.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個人判斷公司內在價值的必要前提(不是充分的)。

 

47.我理解的投資歸納起來就是: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公司就是買公司的未來現金流折現,句號!
 

這就是我說的所謂的信仰的意思,或者說我是從骨子里相信,不會因為任何影響而動搖。很多人一講到投資就會馬上冒出很多大家都似懂非懂的術語,大概原因就是因為沒有這個信仰。

 

其實投資就是價值投資的意思,不然投資投的是啥?公司價值是什麼?就是公司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啊。
未來是多久?就是直到永遠的意思。永遠是多久?就是到公司結束為止。公司結束是什麼意思?就是包括賣掉在內的所有可能。

 

巴菲特說看懂企業生意模式最重要。看不懂?那看看喜詩糖果,看看可口可樂、看看比亞迪、看看蘋果、看看航空公司、看看那些做太陽能晶片的“光伏企業”......

 

還沒懂?那重頭來,接著再看。10-20年之內看不懂都可以用這個辦法,就是“重頭來,接著再看”。

 

48.投資確實就是買的未來的現金流(折現),未來現金流(折現)最大的保障就是“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裡最強的就是壟斷,或者叫“護城河”。

 

49.能漲價的東西就表示他有“護城河”,能體會出這點來還是很有天賦的。

 

50.是不是好價錢要從未來看回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