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值錢”,是解決一切職場社交問題的關鍵

讓自己“值錢”,是解決一切職場社交問題的關鍵
value101 2021-01-27 檢舉

 

 

專業的頭銜,就代表著過人的專業技能,這意味著能為他人提供高水平的資源,自然會獲得他人的認可,吸引彼此需要的人脈。

其次,你也許不具備專業的身份,但是在職場上依然有超強的服務能力,有效地為他人解決問題,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

脫不花曾說“受歡迎,不是取悅別人,而是展現自己的有效性”。拿下百萬大單,解決程序bug,讓顧客滿意,處理好顧客投訴等,都能讓他人看見你的有效性。職場社交上,這樣的人,誰不喜歡呢?

讓自己“值錢”,是解決一切職場社交問題的關鍵

 

我的朋友曉堂在一家美容美髮館工作,他學歷低,資歷淺,只能從最底層的學員起步,剛開始顧客寥寥無幾,業績也很差。為此,他上班傾聽顧客需求並及時記錄,下班後閱讀相關書籍,付費參加美髮進階班,並通過顧客反饋,不斷進行刻意練習。

慢慢地,他有了第一批忠實的顧客,良好口碑使得他成為店裡的頂樑柱,如今,他又去日本參加了提高培訓,自費買了更高級的燙染髮設備,更好地服務顧客。

顧客喜歡他,老闆倚重他,同事追隨他,他獲得了超越自己原本圈層的更多人脈。

換言之,有效地解決問題,就是一種超強的職業能力,會有更多人願意為你付費,向你學習,與你交往,在此基礎上,自然建立起穩固的社交。

三、兌現個人價值才能在職場社交中破局

認識到個人價值在職場社交中的決定性作用,你就不會迷信所謂的“人脈”,就不會用大好時光穿梭於各種職場社交場合,反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價值,它固然需要通過不斷學習獲得積累,但要證明自己“值錢”,更要在不斷兌現中獲得提升。

個人價值的兌現有兩個關鍵的要素,既要懂得識別他人的需求,更要懂得保障他人獲益。

1、識別他人需求:不是有交情才能給予,是給予了才能有交情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社交需求是人類基於生理和安全需求之上的一大需求。”由此我們可以說,被理解、被尊重、被認可、被讚揚等是人類普遍的剛需。

精準地識別他人的需求,並予以適時補位,就能實現價值的兌現。然而很多人認為沒有交情為什麼要去給予呢,我是不是傻?事實上,“給予者”更容易建立交情。

正如管理大師格蘭特教授曾在《給予和索取》一書中所言,主動給予的人,關心他人的效益,格局更大;贏得他人的信任,圈子更有效;當他有所求時,也不怕尋求幫助。

職場中,對於領導,我們可以通過支持領導的決策並認真執行,委婉地提出對於工作的不同建議和解決方案,高質量地完成報告等等來贏得領導的賞識。這是給予他人理解和尊重。

再比如,對於外部客戶,我們可以通過分享專業知識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貢獻自己的時間、金錢和專業知識。

甚至還可以進行價值鏈接,成為“中介”的角色,發揮一個關係網絡結點的作用,幫助對彼此有價值的人鏈接對方。

要贏得有效的職場社交,不是一門心思去建立交情,而是先問問自己能給別人提供什麼價值。主動給予你的價值,才能收穫高質量、高回報的社交鏈接。

2. 保障他人獲益:不是一味索取才叫聰明,懂得吃虧才有長遠的交情

有的人認為好的社交就是互相利用、榨取價值、不能吃虧。所以只顧一味索取,非要佔盡先機才覺得是社交上的勝利。這是一種狹隘的偏見。

“值錢”的職場社交不在於貪婪,正相反,更多時候在於吃虧。

李嘉誠曾經和經濟學家張五常閒聊。

李嘉誠問張五常:“你知道為什麼我的生意能做這麼大?”

張五常說不知,李嘉誠說:“因為每次生意時,我總讓對方賺的比我多,所以每個人都想和我做生意。”

這就是李嘉誠著名的“六分哲學”。他曾告誡兒子李澤楷,和別人合作,假如拿七八分是合情合理的,那麼你拿六分就可以了。

“六分哲學”,也是一種吃虧哲學。雖然表面上拿六分沒有別人拿七八分利潤高,但大家都知道與他合作是雙贏,潛藏的機會就源源不斷的來了。

讓別人賺到,才能廣結善緣。懂得共贏,才有長遠的交情。

讓自己“值錢”,是解決一切職場社交問題的關鍵

 

無價值,無社交。

無論一個人身處高位或低位,都需要在社交中兌現自己的價值。要想具有高質量的職場社交,就要做長期的價值分享者,細水長流地經營,才更能為我們的職場社交贏得口碑,也更符合我們職場社交的長遠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