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說90%的加班都是自找的?
所以他只在這幾方面下功夫,其他方面則是能放就放。
建立低信息食譜這個概念我是從美國暢銷書作家、演講人Timothy Ferriss那裡學到的,意思是排除萬難使自己免受習慣性的干擾和突如其來的干擾。
對於上班族來說,“習慣性干擾”包括不定時冒出來的郵件、信息,建議可以在某個時間段,統一進行回复,而非看到就回。
Timothy Ferriss說,固定時間統一回复信息的方法,能節省27%的時間。
對付“突如其來的干擾”,我跟前任領導學了一招很好用的方法。
每次有同事臨時找她談事情,她的做法是問:
緊急麼?如果不緊急能不能xx時間再來找我?如果緊急,1分鐘之內能把事情說清楚麼?如果1分鐘內說不清楚,請寫郵件給我。
她的考慮是:1分鐘內說不清的事,要么不緊急,那就不著急處理;要么比較複雜,那就通過寫郵件整理思緒,比口頭講更清楚。
同時,她還順利的把球踢回給對方,能更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更聰明地去工作”進階做法是運用帕累託法則和帕金森法則,從思維上轉變工作方式。
帕累託法則就是我們常說的八二 法則。
這一概念起源於意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累托,他指出,在多數領域中20%的變因操縱著80%的局面。
比如,20%的人掌握著世上80%的財富;運動訓練中,20%的練習和習慣對整個訓練產生80%的影響。
對職場人而言,帕累託法則的核心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你才能減少整體工作的時間。
比如我大學同學升任部門領導時要培養新人。但她發現帶新人的效率很低。
不同批次的新人入職,她要把相同的內容再講一遍,也無法判斷新人是否理解;更鬱悶的是,花費時間精力培養的新人可能不久就離職,之前的口舌都白費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參考上司和其他部門領導的意見,針對自己部門的新人寫了一版新人入職標準作業程序(SOP)。
從該部門必知的幾大“知識點”、考核內容、到報銷及領取辦公用品這些小事,她把能想到的規定、要求和經驗都寫了進去。
做這份SOP指南花了她兩天的時間,但再來新人來她先丟SOP給大家學習,有不懂的地方新人提問她再做答。
她雖只花了少部分時間,但做的是關鍵的事情,整體效率和效果都大幅提升。
與帕累託法則相對的另一個辦法是帕金森法則。
該法則認為,任務的重要性和復雜度與所分配的完成任務的時間密切相關。帕金森法則倡導縮短做最重要的事情的時間期限。
如果做好某個方案要三天,那逼自己一把能不能一天做完?很多時候,三天的生產力加在一起未必有最後半天的生產力高。
這招我經常用在寫稿上,三天要交稿的,我逼迫自己一天搞定,需要一天搞定的加急稿件,我讓自己盡量在四小時內完成,縮短deadline來提高生產力。
時間有限不奏效,一定要時間緊迫,你才更有可能專注手頭的工作。
為工作之外的時間
找到積極的意義
工作時間抓緊提高效率,工作之外也要尋找積極的動力。
之前看過一句話印象頗為深刻:
“沒有一定的利益,一般人是沒有動力去好好利用時間的。”
同理,如果下班後的時間是無所事事、沒有追求的,自然也很少動力去追求按時下班這件事,反而加班還能給自己努力上進的錯覺。
毛姆每天只用三小時來寫作,但三小時之外的時間他沒有偷懶,都用來讀書、記筆記、思考、做運動。
就算是參加party、招待客人這些看上去不務正業的事,他也不忘記用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觀察身邊的每個人,從他們身上提取素材用在自己的小說和戲劇中。三小時的高效工作,是為了在生活中尋找更多靈感。
總得在工作時間之外找到更吸引自己、更想去追求的事,讓這些事兒“勾”著你。
比如,下班後還有副業賺外快、充電、或者剛交的男/女朋友等著你,自己才有動力追求按時下班。
Work hard很重要,在鼓勵以工作為榮、把工作介紹當自我介紹、工作成就當人生成就的今天,努力工作幾乎是我們立足於這世上的根基。
但work hard不應該等於“加時賽”,我們也應該鼓勵off hard——用更聰明的方法去工作、追求按時下班。
唯有認真“斷電”,才能來日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