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才明白的事:窮人和富人的中年危機,差不多

30歲後才明白的事:窮人和富人的中年危機,差不多
value101 2020-12-01 檢舉

 

從樂觀轉變成悲觀,這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預期幸福感低於目前幸福感。

 

有不少年紀大的人,雖然已經很健康幸福地活了數十多年,但他們依然會保守地認為幸福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消失。

30歲後才明白的事:窮人和富人的中年危機,差不多

 

 

與此同時,由於生活經驗的增加,他們開始更加了解自己,明確自己的價值取向,對未來的期望變得更加貼合自己真實希望的狀態。

 

年輕的時候可能關注點會偏向成就和外部物質性的收穫。

 

拿著1萬的工資,想著過3年工資要翻一倍;

住著出租房,立誓要5年內在大城市安家。

 

而到了中老年以後,受到挫折,進而反思從前的慾望時,反而開始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想追求太多。

 

人本心理學認為自我有兩種:

 

虛假的自我,在乎的是外在的成就等事物;

真實的自我,關注的是“我”的存在和感受。

 

人生前半程,我們開疆擴土,追尋物質和外部認可。但後知後覺,覺察大多都是過眼雲煙,在追求途中還委屈了自己。

 

而中年後,很多人開始追求心靈成長,尋找寄託,目的就是為了接近更真實的自己。

 

從虛假自我到真實自我的過程,一個人開始能夠活得更加自在從容,而這往往是要到了人生的中後期才有機會領悟到。

 

他們會發現,無論是世界首富,還是平常人,一天也只吃3頓飯,睡覺也只用一張床。

 

當人們被生活“吊打”了一翻之後,調整了自己對未來的樂觀預期,也更有能力和智慧去理解生活和自己,以至於最終的生活幸福感會比預期高許多。

 

這也是為什麼調查結果顯示70歲的人感受到的幸福程度是人生中最高的:

 

因為他們有最多的生活知識,最合理的自我判斷,以及最節制的慾望。

 

30歲後才明白的事:窮人和富人的中年危機,差不多

 

 

03 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對大多數人而言,我們的幸福感會面臨U形的發展趨勢,但我們真的要這麼晚才能得到幸福嗎?

 

如何面對人生的低谷,獲取更多幸福?作者給予了一些建議:

 

第一條是“正常化”

 

人生的許多痛苦都具有不可預料性。

 

“為什麼會是我?” 是他們遭受痛苦後經常會問的問題。

 

人們通常覺得的自己的發展呈線性,但事實上生命無常,有太多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唯有此時此刻是可以把握的。

 

同時,人們更傾向“好人有好報”的故事,覺得只要有付出力,就會有收穫。這也是我們樸素的社會道德預期。

 

實際上並不存在這種情況。我們無法預估未來,也無法控制未來。

 

當我們不再陷入求而不得和“為什麼是我”的痛苦中,就能夠更加冷靜地處理生活拋給我們的命題,接受它,在限制範圍內活得好一點。

 

第二條,是降低期望

 

年輕時身強力壯,覺得自己要征服世界的人,難以迅速接受中年時下滑的身體機能。

 

但到了老年,當他們都已經接受了衰老的身體,就會為自己今天還有力氣逛公園感到滿意。

 

在這個問題上,影響我們幸福感的不是客觀上的身體機能,而是主觀上的期望。

 

懷有越高的期望,我們就更容易陷入不幸當中;

而期望越節制,當有可能活出“超預期”的水平。

 

這意味著我們可能要跟渴望不斷進步的生物本能相抗衡。

 

不妨給我們的未來設想3個檔次,像設計工作績效那樣:

 

最差的情況;

最可能實現的情況;

最好的情況。

 

如果我們能夠接受最差的情況,準備好最差的到來,那麼無論現實結果如何,我們大多會覺得幸運。

 

這種對未來的預期也幫助我們做現在的規劃:如果我期望未來最差的情況是會生病,那麼我現在是不是應該多存款,而不是多揮霍?

 

第三條,加強社交聯繫

 

喬納森認為幸福感不是物質性的,而是社會性 的,幸福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聯繫。

 

在物質條件較為落後的國家,如果群落、團體之間有互相幫助、共度時艱的文化習慣,人們的幸福感會更高。

 

喬納森甚至認為,有更多的朋友甚至比身體健康更重要。

 

中年危機可能有不同形式:至親去世、離婚、失業等等。這意味著我們的父母、伴侶、同事可能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無法成為我們可以依靠的對象了。

 

而朋友是很特殊的關係,你並非只能有有限數量的朋友,他們能傾聽你的情緒,也能幫助你度過難關。如無意外,他們不會輕易離開。

 

所以很多人說女人結婚後,不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家裡,要跟閨蜜保持聯繫。因為她們是快樂的分享者,也是痛苦的分擔者。

 

祝愿大家都能能夠獲取更從容面對人生,獲取更多的幸福。

30歲後才明白的事:窮人和富人的中年危機,差不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