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出國留學,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該不該出國留學,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value101 2020-11-22 檢舉

 

想想也是,我在高中時其實也已經沉迷在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名著《全球通史》裡了,但老師的“諄諄教誨”至今仍迴繞在耳畔:

“看看別的書可以,但是考試的時候,還是要以教科書為準 。”

該不該出國留學,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與國內課堂上向學生灌輸標準答案的做法不同,國外的孩子似乎天然沒有故事的“中心思想”這個概念。

事實上,我在美國留學期間,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美國家庭做中文家教時與小朋友們的對話。

有一次講完《小貓釣魚》,我問一名11歲的小學生,這個故事講述了什麼道理(按照我所受到教育,這個故事通過講述貓哥哥一心一意地釣魚最後釣到魚而貓弟弟一會兒抓蜻蜓一會兒抓蝴蝶最終一無所獲,“毫無疑問”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專心)。

她的回答卻是:貓哥哥釣到了魚,貓弟弟和蜻蜓蝴蝶玩耍,他們都收穫了快樂。

小姑娘的這一回答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很能說明問題。

 

 

 

 

事實上,即使到了大學課堂上,西方的學生也經常會提出一些在中國學生看來千奇百怪甚至匪夷所思的想法。

平心而論,中國教育強調知識和技能,西方教育著重思考與創造 ,因此在脫離具體環境的情況下,簡單地評判來自東方的教育背景或者是來自西方的教育背景哪一種更好,並不妥當。

但正所謂“中西藥結合療效好”,將兩者結合起來揚長避短,相互補益,往往能達到“1+1大於2”的效果。

在領英的訪談節目中,中國英國商會副主席Julian Fisher(朱利安·費舍爾)將中式的“灌輸”教育比作“吸氣”,西式的“創造”教育比作“呼氣”,認為教育就像呼吸一樣,這二者缺一不可。

我對此非常認同。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練好“基本功”,然而在西方崇尚獨立思考的氛圍中不時地“解放思想”,利用在國內業已習得的知識進行創造,不是會給留學生帶來更大的收穫嗎?

 

 

 

 

 

三、發掘自我意識,重新審視自己。

我們都知道,一個待在“舒適區”裡的人往往很難反思自己,也很少會主動思考自己應該追求什麼。

因為應試教育的緣故,這一點在國內的大學里格外突出。

錢理群先生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你們這一代人是在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從小就以考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作為自己人生的全部目的;現在如願以償,進了大學,在最初的興奮過去之後,就突然失去了目標和方向。  ”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遠離自己熟悉的環境,到異國“孤獨的曠野”中去重新發現自己,便成為了留學生活的題中之義。

該不該出國留學,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人與人的關係往往變得更為簡單,留學生也較少受到國內父母和同輩的影響,因此反而往往能夠尋找出自己真正興趣之所在。

譬如在紐約時,我就見到過這樣一位留學生,她高中時被父母送到了美國,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沒想過長大後要做什麼。

大三的時候,她迷上了紐約的時尚設計,卻又礙於母親對她投身金融行業的期待,躊躇再三,還是決定放棄。

但等到我回國之後,卻聽說她最終還是說服了母親,現在已在美國排名前三的時尚設計學校讀書了。

如果沒有去留學,我想她應該很難發掘並實現這種自己內心深處的願望。

在我了解過的留學生中,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留學生在經歷了這一自我摸索的過程後,往往會獲得一個更加清晰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從而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海歸”標籤的含金量從整體意義上講有所下降,但受過良好的獨立思維訓練,擁有明確的職業發展目標和豐富的國外機構工作經驗的“海歸”,依然是國內各大用人單位眼中的“香餑餑”。

領英中國的總裁陸堅曾指出,相較於在國內同等經驗的職場人,擁有三到五年的海外工作經歷的“海歸”,競爭優勢明顯。

我在探尋中也有類似的發現——那些畢業後直接回國的留學生,在收入上往往與國內成長起來的職場新人區別不大,但那些畢業後留在國外工作過(尤其是在知名公司或機構)的“海歸”,回國時往往能夠獲得非常多優質的職場選擇。

留學的好處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會有人要問,留學生要如何面對當前疫情等因素帶來的困難?

正所謂“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對於當前的困難,我們不妨從一個更寬廣的視角去看待。

 

 

 

 

 

 

 

事實上,如果我們把近百年的中國留學史攤開來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幾乎每一代留學生都會在其留學期間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

例如,二十世紀初的留日學生面對的是國內革命形勢的風起雲湧、中日關係的緊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剛下飛機就直奔中餐館刷盤子的留學生憂慮的則是語言不通和囊中羞澀。

平心而論,與這些前輩的相比,現在這一代留學生其實已經算是相對幸運的了。

該不該出國留學,你所知道的一切可能都是錯的

 

 

 

 

 

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面對疫情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留學生若能夠磨礪心志,習得應變處事之道,從長遠來看也未必是件壞事。

畢竟,今後更長的人生道路上,還不知有多少更艱難的選擇和更大的挑戰。

我在美國讀研究生時,曾因懷疑自己是否真正喜歡所學的專業而申請了“間隔年”(gap year),並利用回國實習的半年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方向,也逐漸堅定了自己的專業選擇。

面對當前的諸多不確定因素,留學生是否也可以考慮通過“間隔年”或推遲入學等方式,試一試職場的水溫,感受一下校園之外真實社會的運轉方式?

 

 

 

 

 

 

在規避風險的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時間,為未來積蓄力量——這應對挑戰的一課,和留學本身一樣意義非凡。

新冠自然是一個挑戰,但留學生和留學家庭如何面對這一挑戰,是否能夠穿透疫情暫時的迷霧看到更遠的未來,卻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留學生的人生前景和成長方向。

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留學生都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去做自由而有用的人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