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和創業有啥區別?你該怎麼選擇?(深度好文)

打工和創業有啥區別?你該怎麼選擇?(深度好文)
value101 2020-10-25 檢舉

 

我們的文章向來以講真話著稱,所以這篇文章,我們就敞開心扉,聊點真話。

打工和創業有啥區別? 你該怎麼選擇? (深度好文)

我相信大家現在最關心的就是今年的賺錢的問題。

現在全球疫情的急速爆發,無疑給所有的創業者,打工者,帶來了很大的恐慌。

大家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今年的錢一定是難掙了。

很多的一些實體門店,工廠可能會倒閉,很多的打工者可能會失業。

此時此刻很多人陷入了迷茫之中,我今年到底該怎麼辦呢?

是該找個工作去打工?還是該去創業呢?

這篇文章,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打工和創業,有什麼區別?

它們的利弊在哪裡?你把這篇文章看懂了,你也就明白了,你該如何做選擇。

 

 

 

 

 

 

 

1.打工者和創業者看問題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打工和創業有啥區別? 你該怎麼選擇? (深度好文)

打工者看問題的角度往往是片面的,而創業者看問題的角度是全局的。

這就好比下象棋,普通選手和高手的區別在哪呢?

普通選手,想一步走一步,而高手是想五步走一步。

普通選手走一步的目的是為了殺一個馬,而高手走一步的目的是為了五步之後能將死你。

這就是打工者和創業者在看待問題的時候,所產生的區別。

為什麼打工者看待問題的角度是單一的?

創業者看待問題,卻能從全局出發呢?

這來自於他們所處的位置不一樣。

 

 

 

 

 

 

 

 

比如說一節火車有12節車廂,那麼創業者就是站在山頂上指揮這輛火車的人,這12節車廂他都能看得很清楚。

而打工的人呢,他只站在了其中某一節車廂裡面,他只能看到這節車廂裡面的樣子。

他看不到列車前方幾十公里是什麼樣,他也看不到12節車廂的全貌。

這並不是誰聰明,誰不聰明導致的,而​​是他們所處的位置決定的。

一家公司就可以比作為一個機器,創業者懂得這個機器的全部構造。

而打工者,他只是這部機器的其中一個螺絲釘。

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的打工者,在原來的單位工資挺高,職位也挺高,但是離開原單位之後去到別的公司,卻一無是處。

他在原單位工資之所以高,是因為他在那個機器裡面,他的價值很大。

但是換到另外一個機器的時候,他這個螺絲釘,不一定就適用於另外一個機器,因為每一家公司,都是有不同的地方。

所以你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你手上擁有的技術和能力,一定要具備普遍適用性。

比如你做醫生,那麼醫生的這個技術就具備普遍適用性,你在哪家醫院工作都行的通,你自己開個診所也行,你的能力是能夠互通的。

前段時間山東有個收費站的大姐,收費站取消了,她沒有工作了,於是在那裡哭。

她說她在這個收費站工作了20年,只會收費,那麼她的這個20年積累的能力,就不具備普遍的適用性。

她只扮演了一顆螺絲釘。

如果你今天只是一個打工者​​的話,你也必須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創業者的身份。

讓自己看到這個公司運營的全貌,這樣子你未來無論是去別的公司上班,或者自己創業,你積累的能力才具備普遍的適用性。

如果你上班只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把自己變成了一顆螺絲釘的話,那當你失去這份工作時,你就徹底掛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遇到中年危機的原因。

 

 

 

 

 

 

 

 

 

2.打工者和創業者在起點上的區別。

打工和創業有啥區別? 你該怎麼選擇? (深度好文)

打工者去到一家公司上班時,往往會找已經做的很有規模的公司。

這家公司各個方面都已經打造的很完善了,這個時候你看到的經營方式,並不是這家公司初創業時期的經營方式。

你只是看到了他成功之後的運作方式,而他是怎麼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你是不知道的。

很多人為什麼離開一家大公司,自己去創業的時候容易失敗?

就是他把那家大公司成功階段的運作模式,複製過來,做為他自己初創公司階段的運作方式.

這就等於你在一個木船的階段,你需要的是船槳,而你卻在船裡面裝了一個大輪船的發動機。

發動機在木船裡根本就點不了火,然後還因為發動機太重,把木船搞沉了。。

真正創業的秘密,並沒有隱藏在10~100的階段,而是隱藏在0~0.1的階段。

因為任何的創業者,最初都是走過一段灰色地帶,而那段灰色地帶,他是永遠不會對外去公開的。

他們永遠都會講一些冠冕堂皇的話,而那些話根本不是他初創期的真相。

 

 

 

 

 

比如你去一個大公司,他各個方面都會做的面面俱到:

營銷部,產品部,客服部,企劃部,新媒體部,行政部等等一堆的部門。

你自己創業時,你如果也學他,一開始就搞一堆部門的話,只會把你弄死。

因為這麼多部門,你就要租一個很大的辦公室,你的租金就會很高,而且你要花很多錢裝修。

你有這麼多部門,你最起碼每個部門要配兩三個人吧,不能空著啊。

那麼你有七八個部門,一個部門三個人這就已經有二十幾個人了。

那這二十幾個人你要發工資吧?你把房租,裝修,員工工資這些錢花出去之後,你才發現一件事:

你沒有客戶,你沒有收到錢,每個月都虧,最後就垮了。

其實初創型的公司很簡單,就設立一個部門:叫銷售部就對了。

拿一個你們現在能夠賣錢的產品,然後老闆和合夥人全員殺出去,全員做銷售就對了。

有沒有辦公室都不重要,誰能夠去到外面找到客戶,把產品賣出去,把錢收回來,誰就是你的核心層。

只要做不到這件事,不管他曾經多輝煌過,對你來說也是沒有用。

很多所謂大公司的高管,其實都沒有實戰能力!

很多的一些打工者,它往往被那些表象所迷惑,覺得找工作就要去一家很豪華,很完善的公司。

其實這種大公司,是會給你一些成長,但是並不利於你未來創業。

反而那種小微型的公司,你看到的東西,更真實,未來你更加能夠借鑒的上。

 

 

 

 

 

 

 

3.打工者和創業者在收入方面的區別。

打工和創業有啥區別? 你該怎麼選擇? (深度好文)

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

創業和打工哪個風險更大呢?

很多打工者都會說創業風險很大,搞不好就傾家蕩產等等。。

我認為,其實真正的風險不在於創業或者打工的屬性上,真正的風險在於你大腦的認知的層面。

只要你是有認知的人,打工也好,創業也好,都沒有風險。

只要你是沒有認知的人,你打工或創業,風險都很大。

所以人生最大的風險在於,脖子上頂著一個無知的大腦。

那麼從收入的回報率上來說,打工的回報率,永遠不及創業的回報率高。

打工就像你騎輛自行車,你無論怎麼騎,用盡全力拼了老命,24個小時也就能騎個100公里。

 

 

 

 

 

但是,創業是開飛機,24個小時就能從南半球飛到北半球了。

其實開飛機努力的程度,和騎自行車努力的程度,是差不多的,但是得到的回報是遠遠不一樣的。

那你說,創業的回報率這麼高,那還打啥工啊?就去創業吧。

別急,我話還沒說完,你要明白,造一輛自行車多簡單啊,你很快就可以騎著上路了。

見效更快。

但是你要造一架飛機,你至少得花一兩年時間,甚至更久。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

或許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