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value101 2020-05-02 檢舉

 

“多大點事,我和你爸吵了一輩子,不也過了一輩子?夫妻倆吵幾句嘴很正常,過兩天就好了。”

女兒在父母這裡往往找不到安慰,還被教訓一通,時間長了,小兩口再有爭執,就自己和平解決了。

去年女兒懷孕和生孩子,大姐卻沒有過去照顧女兒和外孫,她說:

“女婿有一手好廚藝,女兒懷孕期間,女婿可以自己照顧;孩子出生後,親家婆會就近照顧。不過,我們提供了些經濟援助,給女兒女婿出錢請了月嫂、保姆。”

大姐夫妻倆當“甩手掌櫃”的做法與其他很多父母不一樣,表面上看他們似乎“自私”了點,對女兒冷淡了些,但卻是明智的。

不僅培養了女兒獨立生活的能力,還尊重了小兩口的私人空間,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抱怨和摩擦。

這讓我想起作家畢淑敏曾說的一句話:“和我們的孩子相處,亦師亦友,慈愛而不包辦。”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做不到這一點,他們打著愛的旗號,過度介入孩子的生活,不僅自己活得累,還出力不討好,引起孩子的反感,弄得親子關係緊張。

紀伯倫說:“你的兒女,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並非因你而來。你能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你能保護的,是他們的身體,而不是他們的靈魂。”

這句話應當引起為人父母者深思,那些與孩子沒有界限感的父母更應引以為戒。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夫妻之間,給彼此留點空間

羅曼·羅蘭說:“所謂幸福,是在於認識一個人的界限而愛這個界限。夫妻之間的距離和界限,其實就是愛與尊重。”

有人認為,夫妻關係好就應當親密無間,殊不知缺少獨立空間的感情,不是真正的愛與尊重,會讓對方不舒服甚至壓抑,其結果往往會把對方推得更遠。

文友鏡天講過一個她閨蜜的故事。

有一天,滿臉憔悴的閨蜜葉子向她哭訴,說因屢屢侵犯丈夫的空間,最終導致丈夫出軌了。

葉子一直認為,愛一個人,就要熟悉他的每一個細胞,知道他的每一個動向,關照他的每一個需求,總之就是要360度無死角的和他黏在一起。

為此,她對老公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老公的朋友要逐個查詢了解,老公的動向要分秒必知,老公的手機要隨時查看,老公的思想動態要每天匯報……

她原以為自己的愛會如一棟溫暖如春的房子讓老公愛之不捨,但讓她意外的是,老公覺得他成了老婆的機器人,沒有了空間和自由,讓他感到窒息。

於是,那個過去下了班就回家的老公,總是以加班為藉口、回來得越來越晚了;那個原本對妻子關懷備至的丈夫,開始對妻子冷言冷語、不管不問了。

面對老公的這種變化,葉子不僅沒反省自己的問題,反而更加嚴厲地控制老公的行踪,查手機、打電話,甚至玩起了跟踪。

也正應了那句話,“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她的老公跟一個女同事越走越近,最終出軌了。

葉子口中美其名曰的“愛”,為什麼會讓丈夫喘不過氣來呢?

因為她對丈夫的關心根本不是愛,是控制。她不明白,真正的愛,是要去接受,而不是改變;是要去支持,而不是支配。

夫妻關係再好,兩人畢竟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一方的所有物,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對方的一切。

劉若英認為,最好的夫妻相處之道是“窩在愛人懷裡孤獨”,頗為形象,很有道理。

“距離產生美”,夫妻之間只有懂得給愛人留一些私人空間,彼此尊重、彼此珍惜,才能讓家庭更和諧、婚姻更持久。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人生如尺,必須有度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提出了一個“漿糊邏輯” 的概念。

所謂“漿糊邏輯”,指的是一種粘稠的人際關係,就像漿糊一樣,混亂一團,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不分彼此。

如果採用“漿糊邏輯”來生活,就會使人與人之間走得太近,最終導致矛盾和衝突的發生。

與“漿糊邏輯”相對應的是“邊界意識”,也就是“界限感”,簡單理解就是:我是我,你是你,我的事兒是我的事兒,你的事兒是你的事兒。

只有避開“漿糊邏輯”,強化“邊界意識”,做到熟不踰矩,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持久。

朋友之間,保持距離是尊重;

親人之間,適度冷淡是真情;

愛人之間,留有空間才美麗。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場災難。

願我們都能親近地與他人保持距離,做到親疏有度、相看不厭、久處不累。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