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社交內耗最好的方式
德國作家史蒂芬妮‧史蒂爾寫過這樣一句話:
在我們的生命中,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圍繞著人際關係。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感到幸福,不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感到痛苦。
說到底,這個世上,人絕大多數煩惱,都源自於社交。
想要生活一路向上,唯有減少社交內耗。
從現在開始,做好這三件事,幫你擺脫社交內耗。
01
不分析動機
心理學家麥克講過一位患者的故事。
有次,霍爾臨睡前翻看朋友圈,發現同事艾倫給共同的好友都點了贊,唯獨沒給自己點讚。
他立刻聯想到,一定是因為自己業績平平,近期也沒有升遷希望,所以同事才會忽略自己。
細想之下,他又覺得所有同事都不喜歡自己。
霍爾越想越難過,以至於整晚失眠。
第二天清早,他送女兒去幼稚園。
沒承想幼稚園今天搞活動,因為他沒穿禮服,女兒只好取消活動資格。
看到女兒失落的表情,他覺得都是因為自己沒出息,家人才會受排擠。
從那以後,霍爾變得消沉不已。
別人隨便一句不經意的話,都讓他陷入深深的自責和難過。
他開始失眠,頭髮大把大把掉,人也越憔悴不堪。
你看,太過敏感的人,外界的一舉一動都會令他心神不安。
無所謂的小事,在他這裡就是翻不過去的大山;無需介意的人,也成了生命中的攔路虎。
倒不如凡事看開些,不去分析別人的動機,反倒可以讓你活得更輕鬆。
作家哈里斯和朋友散步的時候,曾經遇過一個臉色陰沉的小販。
朋友想買一份報紙,於是禮貌地跟小販說話,小販卻始終冷言冷語。
朋友接過報紙,又和顏悅色說了句:“謝謝。”
小販仍舊不予理睬。
兩人買完報紙離開後,哈里斯忍不住吐槽說:“那個人態度也太差了,你不生氣嗎?”
朋友卻司空見慣的樣子:「他一向這樣,我們沒必要浪費時間分析別人的表情。
哈里斯不解地問:“那你為什麼還對他這麼客氣?”
朋友一臉平靜地回答:“我為什麼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
《被討厭的勇氣》說:
只要不注意任何人的動態,不揣測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設想一些沒發生的事情,簡單點,鈍一點,慢一點,你會發現你過得很自在。
天意不問,人心莫猜。
永遠不要讓自己陷入過度思慮的漩渦。
不看、不聽、不想、不念,就是最簡單的自我防護。
02
不自證清白
餘秋雨做過一個比喻。
向別人證明自己,就像在別人家裡進行一場籃球賽。
球場不合規,也沒有真正的裁判,你是輸是贏,全靠別人評判。
你說得再正確,再合理,對方也有一萬種謠言繼續抹黑你。
倒不如一開始就別去搭理,把時間用在更值得的人事物上。
前陣子,重溫了電視劇《流金歲月》,對朱鎖的經歷相當感慨。
朱鎖鎖人長得漂亮,腦子也靈活,剛入職就得到了銷售總監的器重。
他不僅親自教她銷售技巧,還常帶她出入各種重要的場合。
公司新樓盤開業後,她憑藉著過硬的業務能力和對人情世故的拿捏,一個人賣出去了三套大戶型,拿到了幾十萬的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