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上班,不要高估和任何人的關係

無論在哪上班,不要高估和任何人的關係
value101 2024-12-12 檢舉

 

作家楊熹文分享過一段往事。

她剛在銀行上班時,有位同事請她幫忙分擔一些專案上的工作。

楊熹文平常跟這位同事處得不錯,便一口答應了。

一位前輩卻等那位同事離開後,請楊熹文給對方寄一封郵件,澄清自己協助的內容,並且抄送雙方領導。

楊熹文覺得同事之間互相幫助,沒必要這樣小題大作。

 

不過前輩一再要求,她也只好照做。

誰知沒多久,專案就出現了一些岔子。

而當領導者追責下來,同事卻說專案當時是楊熹文在負責。

還好楊熹文保留了當時的郵件,才讓那位同事無話可說。

她後來在部落格中寫道:

「我不能通過這件事情,去評判這位同事的為人。

不過有時當你過度相信一段關係,人性會讓你一敗塗地。 」

朋友可以靠社交來維繫,同事卻只能由工作來連結。

你會發現,那些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總是給人獨來獨往的感覺。

這不是因為他們冷漠,而是他們夠清醒,明白哪些人是朋友,哪些人就只能是同事。

 

03

說這麼多,不是說我們要刻意疏遠別人。

而是看見工作的本質,放下多餘的期待,讓自己從各種繁複的關係中解脫出來。

職場作家蔡壘磊曾說:

“我們為什麼要上班?無非是讓公司獲得效益,讓自己升職加薪。而無論是公司效益,還是個人收入,最終都要落在具體的工作上。”

 

成年人的世界,感情是黏合劑,價值是基本盤。

指望關係好的人拉自己一把,不如專注工作本身,做自己的貴人。

知名企業家陳天橋剛參加工作時,剛好有個遠房親戚在關聯單位做領導。

有了這層關係,大家爭相跟他結交。

陳天橋自己卻從來沒有聯絡過那個親戚。

 

面對同事的各種邀請,他也常以工作為由推辭。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覺得他是仗著有關係,就看不起周圍同事。

後來親戚受到一些事情的牽連,被迫辭去了職務。

很多人私底下幸災樂禍,認為陳天橋這下混不開了。

少數幾個跟他走得比較近的人,也有意疏遠他。

他卻在這個時候,交出了一份自己寫的程式。

憑藉這份程序,系統營運組減少80%的工作量,光是人力成本就能為公司節省上百萬元。

很快,陳天橋晉升為部門副主任,也分得公司的長期股份。

 

《價值法則》中有個「可交換係數」。

你有我想要的東西,我也能提供你想要的,價值交換形成閉環,兩個人才會持續交往。

當你的可交換係數趨近於零,無論你如何重視一段關係,對方也能毫無顧忌地離開。

你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價值匹配後的結果。

生活如此,工作更如是。

把經營關係的精力,放在提升價值上;把尋求借力的時間,用在做好事情上。

當你越來越優秀,同事自會向你靠攏,機會也會對你垂青。

 

記得羅振宇說過一句話:

「如果有天你退休了,回顧工作時的點點滴滴,你最大的遺憾是那些該幫你的人沒有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

那隻能說你這輩子的班,算是白上了。 」

事在人先。

少指望別人,多專注工作;少在意關係,多重視成長。

把有限的時間,留給有價值的事情,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應有的修養。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