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朋友越來越少,可能是你在悄悄變好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那麼一個階段,因為身邊的朋友陸續離開而感到迷惘、困擾,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其實,大可不必,這正表示你在悄悄變好。
一如羅翔教授所說:你越往上走,朋友就越少,因為往上走的人永遠是少數。
虎狼獨行,牛羊成群。
孤獨,是強者的必經之路。
01
人生總有那麼一些人,怕被孤立,怕被排斥,違心地擠進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圈子,說著彆扭的話,做著彆扭的自己,試圖透過迎合別人換取廉價的友誼。
還有一些人,錯誤地秉持著「朋友多了路好走」的觀念,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到了鑽營人際關係上,每天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總以為在推杯換盞中就能把人脈搞定了。
但沒有價值的強融,不但不會讓你贏得認同、收穫人脈,還會耗盡你的心力。
委屈求全換不來真正的朋友,人生也從來不以朋友多寡論成敗。
一個人的覺醒,就是從主動遠離低級社交開始。
作家李尚龍在書中講過,在一開始工作的時候,為了盡快融入小群體,他每天熱衷於參加一些沒有營養的聚會,在酒桌上聽著他們浮誇地談論今天買的衣服,花了多少錢。
看著他們噴著酒氣炫耀自己的光輝事蹟,又認識哪些大老闆,有時候他也會跟著他們起哄說著蕎段子,醉生夢死。
曾有那麼一個片刻,他覺得自己擁有了很多朋友。
直到有一天,他喝得爛醉,半夜醒來,頭痛欲裂,望著漆黑的天花板,他突然覺得空虛無比。
桌上那疊承載著自己夢想的手稿,這三年似乎沒有動一個字,已經落滿了塵埃。
他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了。
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參加過一次沒意義的聚會,把精力都放在了閱讀、寫作,成長自己。
當遠離了人群,那些久違的感動反而回來了。
很快,他的書問世了,受到許多書迷的追捧與喜愛。
他感嘆道,朋友少了,自己竟變好了。
馬德說:一個人的靈魂,只有在獨處中,才能洞見自身的澄澈與明亮,盛享生命的葳蕤與蓬勃。
遠離浮華喧囂,你才能聽到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不再醉心於呼朋引伴,你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自己熱愛的事。
2012年,建築學家王澍榮獲世界建築界的最高獎「普立茲克獎」。
談到成功的秘訣,王澍說:
「我得謝謝那些年的孤獨時光。小時候我因為孤獨,所以愛上了畫畫。工作後因為獨處,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很多設計靈感都源於那個時期。”
孤獨,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所以,別再迷戀那些虛假的關係,更不必在意別人的目光。
剔除無效社交,把時間和精力放到成長自己身上,蛻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02
前段時間,多年未見的發小來電話,說週末要來我在的城市玩玩,順便聚個餐。
我內心激動不已,曾經一起上學、一起打鬧、一起奮戰的一幕幕往事湧上心頭,只等著見面時一吐為快。
然而,見面後的場景卻是始料未及。
餐桌上氣氛尷尬不已,一個談詩和遠方,一個只談錢和名牌。
一個談外面的風土人情和有趣的事,一個只懂小孩和家務事。
當得知工作之餘,我都在讀書寫作時,她更是嘩笑道,“你上學還沒讀夠啊。”
儘管兩人努力去尋找共同話題,但每次都徒勞無功,我腦海中憂傷地湧出一個聲音:我們走散了。
把她送走之後,我難過了許久。
直到最近讀到郭春林老師的一句話,才得以釋懷。
有讀者問他,為什麼自己明明變得更好了,朋友卻越來越少了。
他解釋:這很正常啊,就像跑步,你跑得快了,曾經的同路人自然就會被甩在身後。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圈子更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