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好,千萬別到處跟人說

身體不好,千萬別到處跟人說
value101 2024-12-10 檢舉

 

男子吐完一看,果然有隻壁虎!

他頓時覺得渾身輕鬆,病體似乎也康復了大半。

原來,那時候的人們怕壁虎,誤食了就覺得活不長,心病就這樣來了。

李時珍知道男子心病重,於是就用​​了這法子,既給他治了病,又讓他安了心。

 

古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

有的人因為工作壓力大,整天焦慮不安,久而久之,失眠、胃潰瘍等疾病便接踵而至。

有的人因為經歷了重大打擊或變故,沉浸在悲傷和痛苦之中,整個人變得消沉、沮喪,不僅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

其實,身體的疾病雖來勢洶洶,但往往能在藥物的輔助下逐漸消退。

而內心的陰霾,那些因生活瑣碎、病痛困擾而長出的焦慮和恐懼,卻如同頑強的雜草,更加難以根除。

面對病痛,我們做不到無動於衷,但沉溺在恐慌與擔憂之中,卻只會讓病情雪上加霜。

與其如此,不如學會調整心態、從容面對,讓心靈在紛擾中保持一份寧靜與淡然。

 

 

養好心態
才是世上最好的良藥

南懷瑾先生曾意味深長地說:

“常生病和遭遇挫折的人,最後的福氣會更多。”

他自己的經歷,便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解。

身為國學界的泰斗,南懷瑾先生即便到了90多歲的高齡,依然精神矍鑠,講學不斷,筆耕如舊,忙碌的身影裡完全看不出半點老態。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位精神飽滿的長者,小時候竟是個體弱多病的孩子。

從六歲到十二歲,傷寒、天花、麻疹等疾病如惡夢般接踵而至,讓他飽受折磨。

然而,正是這些磨難,如烈火煉金,激發了他內心那股不服輸的勁頭。

他開始習武,強身健體,一步步擺脫了疾病的糾纏。

更難能可貴的是,即便兒時常生病,他卻把這些病痛看成自己一生的財富

正因為有這些經歷,他時時刻刻不忘關注自己的健康,重視養生保養,最後活到了95歲的高齡。

 

南懷瑾先生的一生,恰如其分地詮釋了「最好的良藥是心態,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事實上,心態與健康的聯繫,也在科學研究中有所體現。

1979年,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朗格設計並實施了一項獨特的研究—「時空膠囊」實驗。

這個實驗邀請了16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參與,在復原到20年前的環境中生活一個星期。

實驗期間,老人被鼓勵以更積極、自主的方式生活,包括自己佈置餐桌、收拾碗筷,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依賴他人。

在實驗結束後,他們的身體素質都得到了顯著改善。

正所謂,心隨境轉,境由心造。

心態的力量,往往比我們想像得強大得多。

萬事隨心轉,心態好,精神爽,體健朗,美好如期而至,幸福自然而來。

 

 

寫在最後

別總把「身體不好」、「腦子不好」、「命不好」這些話掛在嘴邊。

這不是謙虛,而是一種命運軌跡的自我暗示。

所言即所現,心念成預言。

如果身體真的出了問題,光靠埋怨、訴苦是沒有用的。

該吃藥就吃藥,該運動就鍛煉,調整好心態,去配合治療,樂觀面對,慢慢恢復。

老是愁眉苦臉的人,容易吸引更多的負能量,讓生活比實際上更苦。

而那些每天都樂呵呵、說話都積極向上的人,往往運氣會顯得特別好。

多說正面的話,多關心生活的美好,相信身體的自癒能力,引導自己走向健康和幸福。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