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人是格局,恕己是智慧,恕命是境界

恕人是格局,恕己是智慧,恕命是境界
value101 2024-07-12 檢舉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作者:洞見CC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經典對話。

學生子貢請教孔子:有沒有哪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標準?

孔子沉思許久後答道:那大概是「恕」吧!

人生於世,沒有誰不會犯錯。

若事事計較,時時反芻,必定折損自身;

唯有懂得一個「恕」字,少一點怨恨與職責,才能於世事浮沉中,遇見更多的溫暖與美好。

1

恕人是格局

在漢字中,「怒」和「恕」是很深的兩個字。

「怒」字,上為奴,下為心。

說的是遇事只會憤怒的人,必定淪為心的奴隸。

而“恕”,也就是如自己的心。

指的是被人中傷仍懂得寬恕的人,則可以順從己心,用推己及人的善意,擴大自己的心胸格局。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散金斷交」的典故。

西漢大臣主父偃未發跡前,在鄉裡受到了許多人的排擠,被迫外出闖蕩。

後來他終於憑著自己的學識受到了皇帝的青睞,也做了齊國的國相。

功成名就之後,他回過一次家鄉。

那時,他家鄉的親朋好友知道主父偃要回來,都非常開心,不遠千里去迎接他。

過去跟主父偃有過節的,也都紛紛找到主父偃致歉,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諒。

但主父偃誰的帳也不買,滿腦子只想著報復。

他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而後把五百兩黃金撒在地上,讓他們像狗一樣去撿。

也正是他的這次舉動,失了所有人的心,更為他自己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後來主父偃因收賄被人指控,沒有一個人肯出來替他說話。

最後漢武帝下令殺了主父偃,連他的家人也跟著上了斷頭台。

古人說,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不肯原諒別人對自己的中傷,最後受傷的還是你自己。

不怨恨,多寬恕,才能化敵為友,在無形中修練出你的大氣度。

早年,張珣和王安兩家是世交,相鄰以開茶鋪為生。

張珣家的茶舖由於經營有道,生意十分火爆,而王安家則相對冷清。

見此情景,王安心理不平衡,便動了歪心思。

他花錢買通官府,誣告張珣家茶鋪造假。

張珣家茶鋪因此被封,而張珣本人,也被發配邊疆,流放三年。

三年後,張珣被釋放回家,這才得知當年的事情,原來都是王安栽贓。

但張珣並沒有去找王安算賬,反倒是王安自己,因為做賊心虛,整日擔驚受怕,很快便鬱鬱而終。

王安死後,張珣擔心王安妻兒無人照顧,便將她們都接回自己家中。

不久後,張珣的茶舖重新開張,因為聲望的傳播,他店裡的生意反而比之前更加紅火。

佛家有言,若真修行人,不見世間過。

在真正大格局的人眼裡,這世間可責怪的事情一定是越來越少,可原諒的人事一定是越來越多。

因為他們歷經了世事,洞明了人生,心底已經生出了一種慈悲和寬厚。

就像木心先生所說的:不知該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當一個人放下怨恨,從狹小走向遼闊,從仇視走向包容,那麼他的人生之路,一定會走得越來越順暢。

 

2

恕己是智慧

人生於世,恕人不易, 恕己更難。

很多時候,人可以包容別人的過失,卻很難放下對自己的責難。

做了錯事,便傷害自己;犯了大過,就不斷反芻。

活在對自我的攻擊之中,不僅於事無補,還會耽誤自己的人生。

漢文帝時期,賈誼因被人排擠,被貶長沙,為梁王太傅。

一身才華不得重用,他心中自然是悲憤不已。

所以他整天鬱鬱寡歡,對梁懷王也就疏於教導。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