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不愛說話,也不喜歡合群

有一種人,不愛說話,也不喜歡合群
value101 2024-07-01 檢舉

 

很多人認為,要遠離那些不愛說話的人。

總是不聲不響,那就是城府很深,隨時可能暗中攻擊別人,記住別人的醜陋;隱藏了很多信息,逐步孤立身邊的人;擺出瞧不起人的樣子,令人難受。似乎這就是遠離的理由。

認真分析一番,不愛說話的人,是另有原因的,也有很多的優勢,值得大家學習。

那些話多的人,才真正要遠離,免得人家惹禍了,你也要跟著背鍋。

不愛說話,也不喜歡合群的人,優點有以下幾點。

 

 

01

不愛說話,是看透不說透。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自己動手,自己動腳,用自己的眼睛觀察:這是我們實驗工作的最高原則。”

不認真觀察,就不會得到正確的結論。而且,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在觀察,結論也是不一樣的,還分不清,到底誰是對的。

或許,一件事本身就有很多的答案。一個人在不同時間段,對一件事的判斷,也是不同的。

不愛說話的人,早已明白“觀察的局限性、人的思維限制”,因而堅持用傾聽的方式來對待別人,通過別人的言行舉止,透過現像看本質。

看到了事情的真相之後,也不說什麼,還有觀察不夠全面,開口說話會和別人產生衝突的問題。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母親李氏,有一次被媳婦問:“魚湯好喝嗎?”

李氏說:「好喝。」然後就不再多說了。

原來,媳婦要家僕送魚湯給婆婆,家僕卻自己喝完了。婆婆知道了一切,卻裝糊塗,避免了家庭的爭吵。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樣的社交規則,在許多場合,是能用的。

 

02

不愛說話,是爛人爛事,不去理會。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被司馬昭看中了。

司馬昭派人到阮籍家談親事,想透過聯姻的方式,改變關係。

阮籍聽了這件事之後,立刻進入醉酒的狀態,站不穩,說不出話。連續喝醉了兩個月。

最後,司馬昭不再談到聯姻的事。

很多的事情,不說不做不理會,自然就沒事了。

你不信,看到脾氣暴躁的人,嘮叨幾句,立刻就惹出了火氣;遇到路怒症的人,你按喇叭,都會引發一場爭鬥;遇到喜歡計較的人,你開口說什麼,他都會秋後算帳。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群裡,什麼爛事都有可能發生,你又不能完全把群丟掉,因此選擇不說話,非常明智。

不開口,人家就不知道你的態度、真實意圖,不會捲入別人的紛爭,自然就保護了自己。

 

03

不愛說話,是討厭一個人,卻不透露。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