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value101 2024-04-12 檢舉

 

我曾經總是敏感多慮:

“朋友沒有及時回复消息,是我哪裡做得不好麼?”

“同事們去開會,唯獨沒叫我,是我工作做得太差麼?”

……

這種隨時揣度別人的心態,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苦惱。

直到有一天,偶然看見了一句話:

Advertisements

“只有對各種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計、保持鈍感、泰然處之,才能大度無憂地活下去。”

我瞬間豁然開朗。

原來,人只有保持鈍感才能更幸福。

 

 

Advertisements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敏感是天賦,鈍感是能力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高敏感是種天賦》。

書裡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

“高度敏感的人會對別人的語氣、表情、舉止做出靈敏的捕捉,共情能力更強,甚至會對微表情進行思考。

這類人更在意別人的看法。

但這種敏感維持好能幫人解憂,可維持不好會給自己造成麻煩。”

 

高敏感力對應的可能是高解讀能力。

前段時間有一個微博熱搜,網友發帖子稱:

“老闆跟我說話,我回復了一個'嗯',結果被老闆批評。”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老闆是這樣回复的:

“和領導、客戶都不要回复'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儀。”

這位網友心裡不爽,表示不能理解,甚至決定月底要離職。

於是發文,想要求共鳴,卻沒想到遭到了批評。

網友說她不能受委屈、不能看臉色、不能聽建議,還太過敏感。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不可否認,這位老闆說的沒有錯,畢竟隔著屏幕的文字,始終是冰冷的。

有時候一個“嗯”,一串省略號,一個微信表情,就能讓客戶胡思亂想。

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情緒問題,表達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這個女孩很顯然,過分解讀了領導的想法,讓自己陷入崩潰中。

這種敏感,在職場上就會被稱為玻璃心。

 

可玻璃心,是職場大忌。

董明珠說:“職場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淘寶、也不是聊微信,而是玻璃心。”

身在職場,怎麼可能不受委屈,若是被說了兩句就哭哭啼啼辭職走人,工作無法推進,公司要怎麼辦呢?

其實不管是職場還是生活,光有共情、敏感力是不夠的。

只有開始培養鈍感力,使用鈍感力才能讓很多事情迎刃而解。

心大了,事兒就變小了;事兒小了,人生就順了。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保持鈍感力,勇敢做自己

《無聲告白》裡有這一段話: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這一說法,和“鈍感力”不謀而合。

也同樣點透了“一人千面”段奕宏的前半生。

為了考中央戲劇學院,段奕宏不惜复讀三次。

但在第二次考試中,考官毫不留情地說:

“退一萬步你都進不了(中戲),別耽誤自己。”

這句話放在誰身上都會覺得如芒刺背,很丟人,甚至會抹殺掉一個人的信心。

 

但是段奕宏,沒有。

他走出校門的那一刻,就已經調整好狀態,下定決心,明年再戰。

帶著再次沖擊中戲的信念再次踏入考場。

新疆這片土地賦予了他剛強的韌勁。

就這憑著這種倔驢般的狠勁兒和不被別人左右的鈍感力,段奕宏如願考上中戲。

 

人生下半場,拼的是鈍感力

但在學校,卻一直沒人跟他搭戲。

四年的校園生涯,他一直活在“中戲最窮學生”“土到掉渣”的嘲諷中。

他卻從不把這些放在心裡。

對諷刺充耳不聞,只顧汲取知識,磨練演技。

畢業後,他拍了無數軍旅題材的電視,但“戲路太窄,走不遠”、“段奕宏演戲用力過猛”的批判接踵而至。

而段奕宏再次把“鈍感力”發揮到了極致。

一副“別人的話與我無關”的架勢,只專注走好自己的人生。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