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25歲就擁有50歲的洞見力?

如何在25歲就擁有50歲的洞見力?
value101 2024-04-10 檢舉

 

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富有洞見力的人總是能夠深入全面、

具有批判性思維地看問題。而筆者告訴我們想要具備洞見力並沒想像中那麼難。

我們可能都遇到些年紀輕輕就富有洞見力的人,這些年輕人思考問題深刻全面、

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對事物的判斷極其準確。這種人,人生注定不平凡。

 

如果要你回答這些年輕人如何做到這點的?

我想絕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會是“聰明”甚至是“與生俱來的的先天能力”。

但是,要是我告訴你這些都與聰明、天賦無關,你大概率會對我嗤之以鼻。

那麼,在這裡我給你出道題。

 

請給出你的答案。

 

如果你的答案是C,那麼恭喜你,你跟研究實驗中的80%的人一樣,

都是錯誤的,且這些人當中不乏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學的高材生。

這道題只要我們認真考量一下,就會發現無論小雅已婚與否,

都會是一個已婚人士正在看著未婚人士,因此正確的答案應該是A。

那為什麼這些極其聰慧的天之驕子會顯得如此沒有洞見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認識到,人的大腦實際上是由雙系統驅動的。

系統1主導我們的直覺、經驗,情緒、思考快速喜歡走捷徑;

 

系統2主導我們的理性、規劃能力、深度思考等能力,特點是慢但不容易出錯;

 

回顧到我們以上的問題,80%的人之所以錯誤,

正是因為他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用的是系統1,只看表面信息,

不對已知的信息進行思考推論的快速給出答案,而那20%的人思考緩慢,

 

但做出了正確的答案,數據顯示,這群人的智商與答對題不存在相關性。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洞見力與聰明度無關,

而是與思考模式有關,更準確的說是與系統2有關。

因為系統2主導大腦的深度思考能力,這是打開洞見力大門的鑰匙,

是一輩子只看到表面信息的人而得不到的鑰匙。

且,有一點很明確的是,系統2也與天賦無關,系統2的最終效率如何,

都是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來獲得提升,而如果你能做到這點,

假以時日,你也有機會成為一個富有洞見力的人。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做到這一點:

 

1. 避免“無人駕駛”模式

再來說我們做什麼之前,我們首先來說下,應該不做什麼。

而這個不做,就是慎用我們的系統1。

 

系統1的特點剛才已經說過了,本質上它是一種無意識的自動加工模式,

是大腦處理刺激時依賴記憶、經驗做出的自動化反應,通俗點講就是不過腦子。

有些時候這個模式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特別是在熟悉的環境中,

這種思考模式往往能快速的給出準確的答案。

比如,某個功能出現問題,經驗老道的程序員立刻能判斷出問題的所在。

這些都是經驗式的思考模式。

但是,這種思考模式,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極其不適用,

因為無法對新的變化做出正確的反應,且還會經常掉入被人精心設計的套路中。

比如,某家奶茶店,安排一大波人在店前排隊,目的就是吸引你過去,

因為您看到人多就會認為這家東西肯定不錯,也想去嘗試一下。

因為,在你的經驗中人多=好東西,是長久以來不斷被證明是對的,

但被熟知此思考模式的人所利用,你就只剩下被操控的份了。

 

再者, 不少老闆還在用工業思維去管理90後的員工。比如,

通過強制性、不合理的加班要求來提升工作效率和產出。

這在過去是被證明有效的,因為標準化的生產方式,時長的增加產出就會增多,

員工也會擔心丟掉工作而順從老闆的要求。

但是,現在不同了,很多企業依靠的是個人創造力,

時長的增加並不能提高效率和產出,同時員工也不怕丟掉工作,

因為社會上相同的崗位供給太多了。

顯然,過去的經驗式思考模式已經無法應對新的變化了。

那麼,這時候我們不得不做出新的改變。

那就是善用我們的系統2。

系統2的特點是慢,因為需要有意識的去調動認知資源去抽象、

模擬,推論,整個過程大腦的認知負擔是很重的,

 

但最後可能為解決問題提供了正確的答案。

那麼,要在日常生活中善用系統2,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進行刻意練習,

因為,當你有意識的做到這點,你最終才有可能比絕大多數人顯得更有洞見。

比如,我再給你出一道題,請認真思考一下:

 

這道題和最開始的思考題是一樣的,只要認真考量一下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

特別是在剛才的提醒下,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但是,如果沒有任何的提示下,很多人的答案都是0.1美元。

可見,系統2才是洞見力的扳機,它需要有意識的利用這種加工模式去處理各種信息,

 

當我們有了這種思維傾向之後,我們對待任何信息才能做到深度思考,

而不是只看到表象,人云亦云,且總是得出一些膚淺的結論。

而有了這種思維傾向之後,我們再利用各種思考技巧去深度思考,

讓自己看問題能抓到重點、能深刻全面的透徹問題,能準確的判斷事物。

 

2.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摩爾多瓦為什麼討厭中國?”

請問,當你看到這個議題腦海裡是假定摩爾多瓦討厭中國了,還是後退一步想摩爾多瓦是不是討厭中國?

如果你看到這個議題是假定摩爾多瓦討厭中國了,

那麼你已經陷入提問者的焦點假設中了,這樣你可就要警惕了。

因為,人天生就有對給定表達方式的被動接受。

提問者已經假定摩爾多瓦討厭中國了,而你看到後不假思索的接受摩爾多瓦討厭中國的焦點假設了。

 

接下來別人再提供些煽情的論據,就非常容易被你所接受,

因為你的大腦已經認為摩爾多瓦討厭中國,此刻這些言論都是你想要求真的論據,

因為人,只想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

而這樣的被動接受方式極其危險。因為,你將只會人云亦云。

別人說,XXX不能吃,因為會引起癌症,然後你就被動接受這個論斷了。

而要做到有效的洞見力。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有對一切事物進行批判的勇氣。

對事物的批判,先從“是不是”開始。

 

比如,“摩爾多瓦為什麼討厭中國?”,

這時候你需要先問摩爾多瓦到底“是不是”討厭中國?

這時你就能跳出TA給你的焦點假設中,從而去分析判斷

“摩爾多瓦是不是討厭中國“,這個討厭的定義是怎麼來的?

提供的論據合不合理,充不充分、有沒有謬誤等等。

 

有了“是不是”的提問方式,你就能抓到問題的重點,而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而不斷地逼問“為什麼”則是在深挖事物的本質。

比如,一名產品經理看到用戶說“我要減肥”。

低階的產品經理可能直接給出節食、運動等解決方案。

而高階產品經理則會根據用戶畫像,不斷逼問“為什麼”

去尋找需求的本質,最終提供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這個例子中,高階的產品經理通過不斷逼問“為什麼”

的方式最終發現用戶的需求本質是想找個女朋友結婚。

那麼對用戶來說減肥可能就無法解決以結婚為目的的需求了,

 

而房子、車子才是更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了。

這個例子未必有多嚴謹,權當拋磚引玉給大家介紹通過不斷逼問

“為什麼”來探尋事物的本質,在過程中利用常識和邏輯穿針引線、

撥雲見日去觸達最本質的東西,從而獲得比他人更深刻的認知。

綜上,這兩種批判性逼問法,一個能讓你抓到問題的重點,

一個能讓你觸達問題的本質,通過刻意練習的方式讓自己養成習慣,

假以時日,當別人還在留戀表面信息的時候,

你總能得出最有洞見的見解,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東西。

 

 

點擊下一頁,查看完整內容
下 一 頁

1 / 2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