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的自律,是遠離“底層迎合”

一個人真正的自律,是遠離“底層迎合”
value101 2023-12-22 檢舉

 

 

03

碎片訊息迎合你

前段時間,刷到一份《2023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當代青年平均每年在網路上的閱讀量,若以字數衡量,相當於11本專書;

每年觀看網路影片的平均時長則為912.5小時,相當於600部BBC紀錄片。

和這個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超過一半年輕人全年沒有完整看過一本書,或是一部紀錄片。

知名主編尼古拉斯·卡爾曾對這種情況深表憂慮。

他在《網路如何毒化我們的大腦》中說:

當我們盡情享受資訊時代的慷慨施捨,也逐漸失去深度閱讀、思考的能力。

網路高速發展,注意力不斷渙散的人,正成為各種速食媒體迎合的對象。

抽不出時間讀書,沒關係,三分鐘的短片帶你看完世界名著;

沒有耐心學習,不要緊,省去枯燥論證的乾貨文直接給你答案。

但是碎片資訊的堆砌,不會讓人豐富;走馬觀花式的瀏覽,不能使人深刻。

一味沉浸在「短平快」視聽產品,只會讓你陷入資訊繭房,淪為網路投餵的寵物。

「微信之父」張小龍分享過剛畢業後的工作經驗。

當時網路還未普及,每次遇到技術難題,他只能透過研讀專業書籍來尋求解決方案。

有時為了寫好一行程式碼,他要翻閱上百頁的資料,推算滿黑板的公式。

多年的積累,幫助張小龍形成自己的產品思維,最後設計出FoxMail、微信等國民級應用。

但最近幾年,他發現很多年輕程式設計師,越來越熱衷上網找答案。

複雜的問題,隨便一搜,就能搜到網友的思維分享。

有時直接複製網路上的程式碼,只要實現功能便萬事大吉。

結果效率是提高了,他們自己卻失去思考和創新能力,成為隨時可被取代的螺絲釘。

很認同這樣一句話:你接收怎樣的訊息,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一個人沉浸在低密度的資訊泡沫,只會被平庸的生活綁​​架一輩子。

深刻的理論,大部頭的著作,不會刻意照顧你的閱讀經驗。

但當你沉下心來去品讀,培養了深度思考的習慣,收穫了人生向上的力量。

04

無用關係迎合你

看過這樣一幅漫畫。

 

一個酒鬼掉進水里,酒友們不但沒有救他,反而繼續遞上酒杯給他。

有些人就是這樣,只是一味迎合你的不良習慣,帶著你沉淪到底。

當你身處這樣的圈子,但凡有些上進的念頭,都會被立刻撲滅。

美國教育家布萊德‧科恩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說話時會頻繁抽搐、打嗝。

他想成為一名老師,卻在求職時屢屢碰壁。

他聽從父親建議,在親戚公司一邊上班賺錢,一邊繼續面試。

大家知道他的病情,平常都會主動搭把手,這樣他就不用常常說話。

親戚也會安排一些較為輕鬆,且不用和別人交流的任務。

科恩身邊人都覺得,這是最適合他的工作。

連他自己也感到十分愜意,不用再為妥瑞氏症頭痛。

直到有天翻到某個小學的面試邀請函,他才發現自己幾乎忘了當老師的理想。

科恩立刻辭職,重新去各個學校面試。

學校不會遷就他打嗝的症狀,卻也倒逼他不斷改善自己的溝通方式。

無數次受挫後,科恩被一家公辦小學聘用為候補老師,並一步步成長為「全美十佳教師」。

舒服的圈子,恰恰是人生最大的陷阱。

就像投資人馮崙說的:

「真正能幫你成長的人,不會過多在乎你的感受。而是會在認知上碾壓你,思維上顛覆你,讓你時刻保持成長的痛感。”

最值得相處的,不是讓你很快樂的人,而是讓你變得更好的人。

如果圈子阻礙你的成長,儘早遠離,是對自己人生最大的負責。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羅輯思維》裡的一句話:

「決定你成功的因素,不是你能享受什麼,而是你能承受怎樣的痛苦。”

平坦大道通山腰,崎嶇小路抵得住。

一個人選擇想要的生活,就必須要去面對不舒適的環境。

點個讚吧 ,與朋友們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