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捷徑:讀一流的書
如果對人生迷茫,讀讀人物傳記。 別人的悲歡離合裡,也許就有我們的答案;
覺得生活太累,翻開一本散文。 那些寧靜美好的文字,擁有讓人恢復恬淡的魔力;
工作無所適從,就去看職場乾貨。 當你搞懂了方法策略,許多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人際關係不佳,可以求助心理學。 感性剖不清的迷局,理性可以。
人生多歧路,讀書是歸處。
好書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的獲取,還有眼界的拓展和認知的升級。
作為中國頂尖學府,北大培養出一大批各界精英。
可為什麼是北大,不是別處?
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北大畢業生王強答道:因為北大教會了所有人一件事——讀書。
正是那些讀過的經典,成為北大人不管哪個領域,都能比別人走得稍微遠一點的保證。
但,到底什麼樣的書算經典?如何閱讀才能讓花費的每一分鐘都真正具有價值?
在這里分享幾點小建議:
一、廣泛閱讀,拓展認知邊界
有位作家曾說:人的日常閱讀,應該如同做“沙拉”——各種類型的書都來一點兒。
這樣才不至於讓思想偏頗,畸形。
當你無從下手時,就按照門類了解深入:
歷史傳記,能拉長認知維度,為我們的思維擴容;
哲學的好處,是讓我們超越世俗,對世界有更加超脫、清醒的解讀;
詩歌散文,用細膩的觸角帶你嚐遍世間百味;
科學專著,則讓你縱深專業領域,獲得前沿思考。
二、經驗決策,弱化機會成本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書層出不窮。
許多人為了趕時髦,專挑流行榜上的書來買。
但聰明人從來都堅持一個原則:少讀暢銷書,多讀經典。
作家余華就多次表示:我一直建議讀經典。因為經典是被一代又一代讀者挑出來的。
不要被無用的噱頭所吸引,去讀大家名著,讀領域開山之作,關注真正有分量的東西。
畢竟,經得起大浪淘沙的書,一定有它無可取代的價值。
三、激發內驅,實現長期主義
很喜歡劉潤的一句話:閱讀不應該是爬山,更像是結網。
山,需要費力地攀爬;而網,允許我們愉快地從一個節點跳到另外一個節點。
試著用消遣化閱讀的快樂,抵消功利化閱讀的壓力:
多一些交替閱讀: 工具書看累了,就換成小說;原著讀膩了,就看看影視改編。
選擇讓自己舒服的方式: 比如用碎片化時間聽書,而非花大量精力死磕原著。
當讀書成為一件愉悅的事,才能發自內心熱愛、堅持。
周國平將讀書的快樂,歸為三點:
一、求知欲的滿足;
二、與活在書中的靈魂的交流;
三、自身精神的豐富和生長。
讀書的意義,在於增長見聞,修煉心性,更在於超越平庸,拓寬格局。
那些讀過的書,終會鐫刻進生命,成就一個更好的你。
願我們都能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收穫日勝一日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