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執著於物質的人生,永遠找不到真正的自由

《瓦爾登湖》:執著於物質的人生,永遠找不到真正的自由
value101 2023-04-20 檢舉

 

當然,這些也是需要的,但是在需要裡面,其實就含有人的許多貪婪、虛榮以及恐懼。

 

因為貪婪,便想要更多。

因為虛榮,便想站得很高。

因為恐懼,便想通過獲取物質來擺脫對生活的恐懼。

最近在山里租了一個房子,想看看別人的院子都是怎麼裝修的,網上一搜,發現一大堆在山里生活的人發的視頻,奇怪的是,這些原本平平無奇的生活視頻,竟然會有那麼多人觀看。

為什麼會這樣呢?也許很多人都和曾經的我一樣,在城市裡生活覺得很累,但是去山里又不夠勇敢,擔心這擔心那的,於是看著別人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總是心生羨慕。

幸好,我如今有了這樣的勇氣,於是我也得出某些和梭羅相似的結論,只要內心簡單了,生活真的並不復雜,在山里生活,安靜舒適,雖然勞作辛苦,遠沒有城裡的生活那麼浮躁和昂貴,而且,也沒有想像得那麼難。

只是有句話說,自由不難,關鍵是你敢不敢自由,放不放棄得了自由時需要放棄的東西。

梭羅說:“與我們的自我認知相比較,公眾輿論只不過是一個軟弱無力的暴君。  ”

外界的輿論過於強大,還是暴君,因此自由有時候需要有對抗暴君的勇氣。

 

 

有人對梭羅說:

我不明白你為什麼不存下一些錢,你那麼喜歡旅遊,你可以坐上汽車,今天就可以到菲奇伯格去,看一看這個國家。

那段路途三十英里,車費九毛錢,而一個修路的工人一天六毛錢。

梭羅說:

我們不妨比一比,看誰先到菲奇伯格。

梭羅計算過,按照他步行的速度,要不了一天就能到達。如果要掙了車費再出去,那麼打工就得一天,然後會在第二天某個時候才能到達。

當然,這還是運氣比較好及時找到工作的情況,儘管如此,你還是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幹活。

很多人覺得,掙了錢才能去享受生命中美好,於是他們將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掙錢上,再用掙來的錢去換取生命某些有爭議的自由,走在路上,還要擔心錢沒了怎麼辦。

 

梭羅說:“英國人最先去印度發財,為的是他掙了錢可以返回英國。  ”

很多人用健康換錢,為的是生病的時候可以用錢換回健康。

有時候越簡單的生活方式,越能直抵生活的真相,而那些需要我們拼命維持的方式,本身就存在問題。

因為如果是適合你的,你不會覺得難受,就像一雙鞋,適合不適合,穿的時候就知道,那些穿起來不舒服還要繼續穿的鞋,如果不是因為這雙鞋貴得讓人有面子,就是因為這雙鞋外表好看得讓人羨慕。

梭羅說:

大多數奢侈品,以及許多所謂讓生活舒適的東西,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對人類進步大有妨礙。

就奢侈和舒適來說,最明智的人甚至比窮人生活更簡單,更樸素,他們外在的生活貧窮,內心卻比誰都富有。

因為內心富有,所以生活簡單。

 

 

我們有很多理由讀《瓦爾登湖》,為了學會生活,為了看到生活的真相,為了去感受一下生活的平靜,為了看到生命的意義,為了知道人這一輩子應該做什麼,或者,我們僅僅只是為了看看那個睿智可愛的梭羅。

美國批評家約瑟夫·伍德·克魯奇說:他的這本書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文學中毫無爭議的六本或者八本傳世之作中的一部。

美國文學汗牛充棟,獲諾貝爾獎的作家就有十幾個,但從所有作品中選出六本,《瓦爾登湖》就在其中。

今天,普遍流傳著一種成功觀,追求成功成了很多人一輩子的目的。

儘管一大波人已經對此深惡痛絕,諸如陳丹青、馮唐等人,陳丹青說他討厭看見一群人無腦地集體向前衝,“成功觀”害死人。

 

但是這種現象,實際上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要素,沒有這些集體向前衝的人,社會不會發展這麼快,物價房價也不會這麼貴,發展是好事,是利於人的,但在豐富的物質環境裡,稍不小心,就不是人支配物質,而是物質支配人,因此,梭羅的絮語和告誡,就顯得難能可貴。

實際上,梭羅的主張就是“簡單,簡單,再簡單 ”。

把一切不必要的東西都剔除了,剩下的就是真正的生活。

而他的一生,就是這種“極簡生活”的實踐者。

 

 

有人曾問梭羅,你怎麼能放棄掉生活中那麼多快樂?

梭羅回答說,因為我非常喜歡這種生活。

他獨居在自建的小屋中,拋開生活中瑣事的羈絆。

他放下心中的所有執念,沐浴在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中。

他給心靈一次次洗滌,過著最簡單而最富足的生活。

 

正如他在《瓦爾登湖》中所寫的:

我願意深深地紮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紮實,簡單,把一切不屬於生活的內容剔除得乾淨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用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大道至簡,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就是學會給生命做減法。

往後餘生,願每個人都擺脫物慾和執念的束縛,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