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顯能力,小事見態度,瑣事看格局

孔子說:“聽其言,觀其行。”要對一個人做出準確的判斷,光聽他說什麼是不夠的,關鍵是要看他怎麼做。
面對不同的事情,人真實的能力、態度、性格都會顯現出來。品現於事,心藏於行。
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發現:大事裡藏著一個人的能力,小事藏著一個人的態度,瑣事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格局。
大事見能力
越是大事,越是難事,越考驗一個人做事的能力和水準。
明朝天啟六年,後金的努爾哈赤渡過遼河,對明朝遼東發起進攻。
當時的遼東經略是高第,是魏忠賢的手下,諂媚上司很有一手,但是遇到大事上卻慌了神。
看到努爾哈赤來勢洶洶,高第嚇得棄遼入關,把關外幾百個據點,四百里江山全部放棄。
這個時候,寧遠道袁崇煥卻站了出來。他以兩萬人,對抗努爾哈赤的六萬大軍。死守孤城,不僅守住了城池,還重創了努爾哈赤。
捷報傳來,舉國歡騰,就連魏忠賢也對袁崇煥誇讚不止,連連嘉獎。
短短幾個月,袁崇煥從一個六品的寧遠道一直升到二品兵部侍郎。而靠著馬屁上位的高第,直接被革職回家。
真金才能經得住火煉。在小事上,可以看一個人的情商、態度、人脈。但是面臨大考,還得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
責重山岳,能者方可當之。能力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與其花精力討好別人,不如努力去見世面、長才幹、花時間提升自己。
只有擁有扛住大事的能力,一個人才能擁有直面人生風雨的底氣。
小事見態度
俗話說,小事是大事的根。在小事上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遇到大的事情才不至於敷衍。
人在事上磨,把芝麻粒儿小事當磨盤,才能鍛煉一個人的應事的能力和水準。
東漢陳蕃年少的時候,曾在庭院習讀詩書。有一天,他父親的老朋友薛勤來家裡做客,看到院子裡雜草叢生,髒亂不堪,就問他為什麼不打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