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點,必有後福,真的很準

人們有時會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有的人,天天笑逐顏開,似乎所遇皆是好事;而有的人,天天一張苦瓜臉,似乎總是遇人不淑……
其實,吸引力法則非常公平。
多和氣,少戾氣,才能贏得真心。
多雅氣,少怨氣,才能活得舒心。
多底氣,少傲氣,才能獲得尊重。
原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都是有跡可循的。
01
多一分和氣,少一分戾氣
經典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明蘭為人處世的智慧令人佩服。靠和氣“化敵為友”的她,贏得了兩個重量級的盟友。
其一是英國公女兒張氏,一開始受人蠱惑,聽信傳言,站在明蘭的對立面。
張氏被小鄒氏擠兌後,顏面盡失。她以為明蘭會看她笑話,嘲笑她、奚落她,哪知明蘭不但規勸小鄒氏安分守己,還掏心掏肺地鼓勵她活出自己的風采。
明蘭想讓大家都和和氣氣地過日子,這樣的出發點讓她們成為摯友。
明蘭打馬球,張氏大著肚子也要給她撐場面,扭轉對其不利的輿論走向。
明蘭孩子擺滿月酒,其他人避而不來,張氏真心陪伴,成為她強有力的後盾。
還有是一個小公爺妻子申氏。
申氏也曾因小公爺對明蘭的感情,心有不甘。“段位”不輸明蘭的申氏,曾當面對她旁敲側擊。
主張“以和為貴”的明蘭,對申氏表現了極大的善意,她非但沒有回懟申氏,反而理解申氏的苦衷,並積極做通小公爺的思想工作,讓他惜取眼前人。
申氏看到了小公爺的改變,知道明蘭的和善後,主動給困境中的明蘭出謀劃策。
張氏和申氏都是大家閨秀,她們被明蘭的“和”折服。正是她們組成的給力支持系統,讓困頓中的明蘭得到慰藉,依然能夠看到希望。
明蘭待人和氣和善,所以越來越得人心,道路越走越寬。更重要的是,善言、善行、善念,積累多了,她自己也收穫了心安。
就像明蘭所說:“人生在世,但求心安。心若安,人世靜好。 ”
充滿和氣的人,TA的人生理念是“我好,你也好”,結果是“雙贏”;
充滿戾氣的人,TA的人生理念是“我不好,你也不好”,結果是“雙輸”。
日久見人心,前者得道多助,活成了“美談”;後者失道寡助,活成了“笑話”。
02
多一分雅氣,少一分怨氣
同事莉姐,平時她的臉上總是帶著淺淺的微笑,彷彿歲月格外厚待她。
有時,同事們會吐槽愛出風頭的人,也會訴說被老油條壓榨的辛酸史。說到激動處,還會唾沫星子亂飛,甚至泣涕漣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莉姐也曾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但她從不抱怨。
我曾問她,保持儒雅的秘訣,她笑著回答:“你想要的一切答案,書中都有啊。
劉禹錫早說過:'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