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的福,是自己修來的
王爾德說:“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怎樣才算真正的愛自己?
在我看來,愛自己無非六個字:閱己,悅己,越己。
01
閱己:認清自己,才能理順生活
《淮南子》中寫道:“目見百步之外,不能自見其眥。”意思是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卻看不見自己的眼角。
說的就是,人這一生,最難的就是認清自己。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隻狐狸欣賞著晨曦中自己的身影說:“今天我要用一隻駱駝作為午餐。”整個上午,它奔波著,憧憬著,尋找目標。然而當駱駝真的站在它的面前時,它卻沒有勇氣面對這個“龐然大物”。只能餓著肚子另選目標。
正午的太陽又一次照在它的頭頂,它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於是說:“也許一隻老鼠就夠了。”結果導致自己連牙縫都沒填滿。
導致狐狸有兩次截然不同選擇的原因是,它把“晨曦”和“正午的陽光”,作為鏡子。晨曦不負責任地拉長了它的身影,使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萬獸之王。面對正午陽光毫無分寸地縮小了它的身影,它又開始妄自菲薄,低估自己的能力。
生活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像狐狸這樣的人,他們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要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得到的是現實世界的殘酷打擊。要不低估自己的價值,就會錯失原本屬於自己的幸福。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別人,只是聰明。看透自己,才算智慧。
當一個人悟透了自己,便能揚長避短,找准定位,在前行之路上,走得平穩踏實。
02
悅己:接納自己,才能活成自己的光
《增廣賢文》裡有云:“自重者然後人重,人輕者便是自輕。”
意思是說,懂得自尊自愛才會被人看重,自輕自賤只會讓人看輕。
人若是無法自愛,又怎麼要求別人喜愛自己呢?
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尊自愛,不是取悅世界,而是懂得真正地接納自己。
有個小故事:一位偉大的雕刻家,得知自己即將死亡。他很害怕,後來想到一個方法,他為自己雕了11個雕像。當死神來到時,他屏住呼吸,和雕像一樣,一動不動。死神非常迷惑,12個一樣的人,他該帶走哪個呢?死神分辨不出來,只好向上帝求助,上帝教他一個暗號。再次來到雕刻家這里後,死神說:“先生,一切都很完美,但只有一件作品有個小瑕疵!”雕刻家一聽,忘我地喊了一聲:“什麼瑕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