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故事,看清人品,悟透人性

三個故事,看清人品,悟透人性
value101 2023-04-15 檢舉

 

“央廣網”上,轉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某平台上,一位主播為了拍段子,增加流量,拿出三千元錢,給一位老人。大家一起給他點贊。

過了一會,人們發現這件事不簡單,老人表示,自己接過了三千元,然後拍下了視頻之後,主播又收回了兩千八。

“別讓表演式'慈善'傷了善心”,這句點評,讓人清醒。

有一些善良,其實是“透支社會的善良”,我們只是截取了其中的一個片段來看而已。

幫助人,要全心全意,如果是虛情假意,那就算了。

商人洛克菲勒在家書中寫道:“利益是光照人性的影子,在它面前,一切與道德、倫理有關的本質都將現形,且一覽無餘。”

看清一個人,要看他在利益面前,有沒有懂得取捨,是不是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我們不要把別人的“手段”,也看成了善意。思維上,拐個彎,就知道如何權衡利弊了。

 

03

有一些惡,本是人的天性而已。

第三個故事。

一個賣馬的人,希望大家都富起來,從而有錢買馬車;一個賣棺材的人,希望有人過世,增加自己的生意。

人們都給賣馬的人點贊,對賣棺材的人,狠狠批評。

事實上,兩家店鋪,都是為自己的利潤著想,怎麼就區分了善惡呢?

為了做好生意,說了一些難聽的話,其實是釋放了天性而已。

任何事情,都有真相。只是我們需要靜下來,尋找“水落石出”。

大學教師陳果說過:“很多東西放到時間裡去就能看清。要么越走越遠,要么越走越近。”

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會存在“惡念”。

父母偏心了,引起了某個子女的不滿,從而決定,再也不贍養父母了。這是忘恩負義的做法,但是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人的執念而已。善、惡之間,也是如此。

人的天性裡,有善意,也有惡意。活得真實的人,會透露自己的惡意,但是他本身並不壞,別看歪了。

 

04

戰國思想家告子說:“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人性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幾句話是說不清的。但是我們能夠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兩面,並且相生相剋。

生而為人,要用好的人品,去抵制壞的人性;用真實的人性,去揭露偽裝的人品。

把古人的故事,延伸到現實生活,就會發現,看到了正面,還要看反面,事情就通透了,也不會輕易上當受騙了。

吹捧你的人,也許是捧殺;惡語相加的人,也許是恨鐵不成鋼;攔住你的人,可以是考驗你;幫助你的人,也許是貪圖以後的利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做人,無愧于心,對人無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

按個讚吧,不會令你失望!

已經讚了

標籤:

  分享這篇好文給親朋好友!